频点代表提出集体抗议:
一位名为“裴重”的语觉者,仅在“反模拟声明”中写下一句:
“你要证明语言无用,是不是得先说出这句话?”
—
制度塔代表当场无言。
斐如意写入帛录:
“任何一个试图以语言论证语言不必要的人,本身就是语言最好的证明。”
—
沈茉凌则在塔心北帛上新增一句:
“语言不该证明自己,它是所有证明之源。”
—
在表达纪元自我展开的同时,斐如意提出:
“人类语言自我定义仪式”制度。
这是通义纪元中第一次承认:
每一个个体都可定义自己所说语言的名字;
每一个人皆可命名自己语言中最重要的词;
每一个说话的人都可以决定,他要不要被理解。
—
第一位完成此仪式者,是一位名叫“槿”的聋哑青年。
他以身体与墨在帛上书写了一段节奏线,而非字词。
帛语族分析后发现:其含义为——
“我从未放弃对语言的忠诚,只是你从未将我的沉默也当作一句话。”
—
他将这段节奏命名为:
“予言语”
并宣布:“这是我语言的名字。”
斐如意为其立言权石,刻上:
“第一个以沉默命名语言的人。”
—
这标志着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正式出现:
表达者不再是语言的使用者,而是语言的缔造者。
—
制度塔再次提出回应:“如此散乱之语言,将导致人类文化全面碎裂。”
但沈茉凌发布最后通牒:
“碎裂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以为,整齐意味着有意义。”
—
这一日,被帛语族永刻为:
“自语纪元起点”
编号:yf·s0·d101
—
通义纪元第一百零二日。
风雪不止,塔内依旧未复灯火。七灯沉而未熄,义频塔静静矗立在长安北郊的语雪之中,宛若一座从未建成的纪念碑,却记住了一个世界曾努力说过的话。
斐如意在塔心帛卷上补写一笔:
“语言不需要祭祀,它自己会留下纪年。”
他这一笔未用墨,而是将手指浸入“息石露”中书写。那是一种只有在无人言语时,石中潮气才会浮现的微光液体。
这意味着:这句话,是在沉默中完成的。
—
与此同时,帛语族在归未道发布了一项惊世成果:
“三语同帛实验”成功。
他们用同一张帛面,分别以三种不同语构系统(纹理语言、梦象语言、节奏语言)编写同一段表达。实验结果显示:
三语表达的表意总和 高于 任一语族独立表达的认知密度;
同一语段经三语解构后重构,误解率下降41%;
所有阅读者普遍表示,“虽有困惑,但感知到前所未有的真实感”。
这被斐如意称为:
“人类第一次用三种不同的方式,同时相信一句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
沈茉凌决定将这张帛面命名为:
“通义共识帛·第一号”
帛心内容为:
“如果我们不能完全理解彼此,
那就请允许我们,共同误解,
并在误解中共存。”
—
制度塔对此立即回应,发出最后一封警告通牒:
“通义纪元表达体制若不在48小时内完成全球合规化转型,将被永远排除出‘人类语言合法体系’。”
斐如意看完未语,只拿起一块空白帛,写下:
“我们并非不愿合规,
是你从未定义过我们存在的方式。”
沈茉凌补一句:
“你的合法,是让人闭嘴;
我的合理,是让人开口。”
他们将这封“回信”封存于义频塔下层“无主语仓”。
—
斐如意随后宣布设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