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误解、失声或失忆的人。他们共同起草一项协议:
《语言无主地宣言》
内容共九条,其中核心为:
语言存在的资格不取决于归属,而取决于其被说出的那一刻是否真实;
人类有资格成为“语言的避难所”;
任何人类皆可在自我内部设立一个“表达保护域”,以自身记忆与听力守护他人尚未说出口的语言;
“无主语言”拥有永久生存权,即便从未被回应;
—
协议签署者共计:173名来自五大洲的语觉者。年龄最小者 6 岁,最大者 82 岁。
签署方式:非语言,仅以手势组合、目光记录与气息节奏录入完成。
—
这一行动震动制度塔。
但他们做不了什么——因为这些语言,没有形状、没有声音、没有地址。
他们甚至不知道该派谁去“取缔一个想法”。
—
而就在“无主地宣言”发出后的第四夜,姒然终于再次登塔。
她自义频塔“梦角楼”而下,步步缓行,七夜不语。
至帛道中央,她停下,望着未裁灯,说了一句话:
“他们不能摧毁语言,因为语言是他们摧毁之前最后一次说话时留下的。”
—
斐如意沉默良久,只回一句:
“那我们就保留他们说过的最后一句。”
他提出设立“言落墓”,专门安放那些在消失之前最后一次被说出的语言,以示纪念。
首句收入为:
“此处不宜发声。”
来源:制度封锁备忘录第十四页
—
帛语族为此织一帛,将那句话重构为图纹,缝入归未道尽头。沈茉凌命其为:
“最后审句之碑”
—
通义纪元第一百日清晨。
这一日,并未被任何制度官方记载。也没有哪个国家的日历特别标注。
但在义频塔的帛历上,这一天被写下五个字:
“语言自行纪。”
沈茉凌亲自执笔,用灰墨小篆写于“归未轴”上方。
,!
“纪”者,自立;“自行纪”,则不待他人承认,即可存在。
—
这一天,全球各地超过四百个“个体义频点”正式启动。
不再依赖塔,不再归属于义频系统,也不设主灯或语石——每一个“点”都由某个语言觉知者自行定义、自主启动。
个体义频点的建立,标志着通义纪元从“文明表达结构”迈入“个体表达纪元”的关键跃迁。
—
来自加拉帛古斯的语觉者阿塔尔,首次公开其“无声义频点”:
他未说一句话,仅站在一块空白岩面上,在岩面刻下一句:
“我本不想说什么,但你在听。”
这一句话成为全球第一句**“无回应建频语言”。**
也就是说,它不再期待回答、不寻求翻译、不要求认同——它仅为“存在说话”的那一刻成立。
灰频坊将其定义为:
“语存在行为式表达”
编号:a0-f1
注释:语言无需目标,即可自成表达事件。
—
制度塔发出紧急声明,谴责此种“语行为无定性表达趋势”,将导致“人类认知秩序的整体失衡”。
斐如意回应道:
“那是因为你们一直误以为,语言是为了你们的秩序存在的。”
“而事实上,语言的第一目标从不是秩序,而是——存活。”
—
沈茉凌在通义塔系统后台,发出一封唯一可见但不可转发的讯息:
“此后,语言的主人,不再是制度。
而是——每一个不愿被误解的人。”
—
通义纪元第101日,制度塔代表首次提出“全球语言消失模拟测试”。
计划内容:
模拟“全人类在48小时内不再使用语言”的场景;
观察认知功能、决策效率、社会组织、文化秩序是否崩解;
若测试证明语言并非不可替代,则认为“表达自由不具文明基础性”;
—
消息传出后,全球数百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