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飞翔大哥,您好,现在我终于体会到您说的“觉”了,看见即是消灭、看见即是降伏,您说得一点都不错。.k~y,a¨n¢k·s..!c_o′m?当会觉了,层次立马就上去了。前天早晨我一觉醒来,脑海中忽然想起水中月、镜中花、空,这三个名词。我下意识地问自己,佛说的水中月、镜中花、空到底是什么?此时忽然一个负面念头劫持我,我突然明白了,我问自己那个念头在哪里,我试着去找那个念头,我发现找不到,但是它不是不存在,那种感觉就是水里的月亮、镜子里的花朵,我开始知道佛陀说的是真的,佛陀没有骗人。从那一刻起,我就会觉了,邪念上来了,只需要一觉,它自动消失,根本不需要去拿它怎么样,它本来就是空的,当你发现它的时候,它就己经消失了。希望戒友们都可以尝试着去了解念头,去发现它,其实它不可怕,与心魔斗,其乐无穷!】
附评:这是13级老戒友的反馈,他这次领悟真的非常棒!当会觉了,断念实战就会变得简单,层次一下就上去了,会觉,就是登堂入室了,再继续不断深造,将来就有可能登峰造极。断念其实是一门技术或者技法,就像学钢琴、学二胡、学车、学打字、学游泳等,是可以学会的,然而每个人的悟性和勤奋度有所不同,所以掌握的速度就存在很大差异。有的人学了很久都没学会,但是某天突然开窍了,他也就会了,会了之后继续加强练习,对内心的统治力就会越来越强大。!萝~拉?暁·税- `勉!沸\岳+独.我以前也不会觉,也不懂觉,后来看了大德开示,很快就领会了觉,才发现觉的力量是这样强大,向内看,向内觉察念头,当看见念头时,念头就消失了,念头无法承受这一觉,这一觉威力十足,就像激光炮一样消灭念头怪!拉玛那·马哈希(Ramana Maharshi)说过:“真我是观察者。”观察可以消灭念,念头消失了,有的根器高的人就顿悟了真我,念头像幽灵一样出现和消失,一首在冒充你,而真正的你不是念头,而是观察本身。念头或图像有一种强大的特性,这个特性就是——“把你带跑”!稍微不觉知,就会把你带跑很远,等你回过神来,才发现自己己经跟着念头跑了那么久。念头来源于空,最后消融于空,念头会出现,而你可以让其消失,当你真正学会观心断念了,你就有这个主宰权。断念不是压念,压念是思想误区,压念就是有一种试图压制念头的想法,这样会适得其反,越压越反弹,而真正的断念只是一觉,很轻松,断念高手不怕念起,而压念的人很怕念头起来,所以尝试去压制,结果只有挫败感。《真心首说》里面说的十种功夫,第一种就是“觉察”!“谓做功夫时,平常绝念提防念起,一念才生便与觉破。”“故祖师云,不怕念起只恐觉迟。·墈~书\君′ +冕^沸′阅!渎¢”觉察是修心最重要的功夫,首屈一指的功夫!希阿荣博堪布:“心的训练可以从觉察开始,尽量清晰地了知自己身心的活动,言语、举动、感受、情绪、心念的生灭变化,久之,心会变得安静而敏锐,并且对苦、无常等生出切身的领悟。”你不会想到,一切的奥秘就藏在“看”中!看消灭念!看就是觉,觉就是知,知就是照,照就是观,观就是看。丁愚仁老师强调的是“知”,知道就行,知道念头,念头就消失了。元音老人强调的是“觉”,一觉即灭,一觉即空。最怕的就是不“知”不“觉”,跟着念头跑。觉知是两个字,分开来讲,会让人有更深的理解和领悟。看、觉、知、照,这西个字都很好,每个字都各有特点,但指向的意思都是同一个。学会觉了,绝对是里程碑式的大事件,更进一步,认识到纯粹的觉知就是自己,那更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件。
这季谈下《易经》对戒色的启示,《易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哲学著作,是经典之中的经典,《易经》是中国最古老的文献之一,是一部非常古老而深邃的经典,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对先秦诸子百家产生过巨大影响,而且对中国古代的哲学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可以这样说,《易经》是中华文化的根基,也是中国哲学的源头。《易经》含盖万有,纲纪群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易经》广大精微,包罗万象,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其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生活、文学、艺术、科学等诸多领域,是儒家、道家共同的经典,中华民族的智慧之源在《易经》。
孔子在晚年读《易经》爱不释手,如痴如醉,把编《易经》简册的牛皮线绳都磨断了三次,“韦编三绝”即出典于此。他还说“假我数年,五十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