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先入宫收取秦朝丞相御史的律令图书收藏起来。'这是知道流程是立国之本。"

引史证今,明风控之要

王生再次行礼说:"先生说到这里,我豁然开朗了。但如今的风控,应当以什么为关键?"

李公拿起案上的铜斗展示道:"看这斗,方圆有准则,深浅有标准,这是古人用来校正度量的。风控的关键,在于立标准、循标准、察标准。《周官·考工记》说:'审视器物的曲直形态,整治五材,分辨民用器物,这叫做百工。'百工尚且需要规矩,何况国家的大计?从前诸葛亮治理蜀国,在《出师表》中说'宫中府中,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好坏,不应有所不同',这是风控的典范。他挥泪斩马谡,不是不想保全人情,而是遵循街亭守备的流程。如果马谡遵循当道扎营的规矩,怎会失守街亭?《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注引《襄阳记》说:'诸葛亮临终时,给后主遗诏说:"不要因为是坏事就觉得小而去做,不要因为是好事就觉得小而不去做。*s^h-a.n,s.h!a+n?y¢q¨.~c!o¨m.只有贤德才能使人信服。"'这虽然说的是德行,实际上包含着遵循规矩的意思——小恶废弃规矩,最终会酿成大患。"

,!

他又指着窗外的石渠说:"水流过渠,必定遵循堤岸,即便有洪涛也不能逾越。如今的流程,就如同堤岸。过去我在度支司,见有郎官因故旧婚丧,请求预支俸银,说'下月补还'。当时郎中想答应,我坚持《户部支俸章程》说:'章程规定,预支必须有三司的勘合文书,否则按挪移公款论处。'郎中说:'他确实有急难,怎么忍心拒绝?'我说:'您如今忍心废弃章程,日后怎么禁止贪污?今天开一个先例,以后就会百例全开,这是堤岸溃决的开始。'后来终究没有批准。到年终盘查时,该郎官果然在其他项目上有亏空,幸亏先前没有预支,才得以免除追赔。这不是我薄情,实在是坚守流程来保全他。《荀子·礼论》说:'礼,是断长续短,损有余补不足,通达爱敬的仪式,进而促成行义的美德。'流程是礼的载体,不是用来断绝情义,而是用来保全情义。"

王生说:"先生说流程如堤岸、如度量、如礼器,我已知道其形态。但如果有突发事件,流程尚未完备,该怎么办?"

李公说:"问得好!这正是风控中的权变。《礼记·中庸》说:'君子之道,就像走远路必定从近处开始,就像登高必定从低处起步。'流程虽已完备,仍需权变。从前汉宣帝时,渤海年成饥荒,龚遂任太守,假托朝廷命令开仓赈济百姓,后来上奏请求弹劾自己。宣帝赞许他的权变,赦免并赏赐了他。但要知道龚遂的权变并非没有依据——《汉书·龚遂传》记载他'见齐地风俗奢侈,喜好工商业,不事农耕,于是亲自带头节俭,劝民务农桑',这是平素遵循教化的流程,所以临时的权变不违背根本。如果平素没有流程,却妄言权变,就如同没有船却想渡海。《韩非子·定法》说:'法,是官府着录的宪令,刑罚必须让民心信服,奖赏给予慎守法令的人,刑罚施加于触犯禁令的人。'流程是法的枝叶,权变是法的魂魄,但魂魄必须依附于枝叶才能存在。"

辨公私之分,明废弛之祸

王生忧虑地说:"如今听说有关部门的风控,有时流于文牍形式,虽然流程完备,却实效不彰,为什么?"

李公击节道:"这真是切中要害的问题!流程的设立,目的在于防微杜渐,而非虚应故事。《商君书·靳令》说:'法律已经制定,就不能用善言来损害法律。'如今的弊端,在于执着流程却忘记了根本——根本是防范风险,末节是填写文牍。从前唐朝天宝年间,法度尚且存在,而边将得以专权拥兵,不是流程不完备,而是执行不力。《新唐书·兵志》说:'自天宝以后,彍骑之法又逐渐废弛,士兵都失去了抚慰。天宝八载,折冲府到了无兵可交的地步,李林甫于是请求停止折冲府上下鱼书。此后空有兵额和官吏,而武器、驮马、锅幕、糗粮都废弃了,所以当时人称为"木契虚文"。'这是流程徒有其表,而风控早已消亡。"

他展开一卷图说道:"这是《宋会要辑稿·食货》所记载的熙宁青苗法图。起初,王安石设立青苗法,命令各州设立常平、广惠仓,春天借贷秋天偿还,本意是利民,也设立流程以防拖欠。但各路转运使为邀功请赏,强行摊派青苗贷款,不问百姓是否需要,这不是流程的过错,而是执行时以私恩扰乱流程。司马光评论说:'如今出钱贷给百姓而收取利息,富人不愿领取,使者以多发放为功劳,一概强行摊派。担心百姓拖欠

不想错过《杂论对话》更新?安装卡卡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