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于焰镜炉中,炉未燃却温感荡起,浮现梦象图三十幅。
其中第七幅,乃焰童温素迁初图,其母抱他之姿,仍如初燃。
斐如意轻声说:
“焰之图,不应归局,不应归书,它只应归人。”
—
焰墙再次自生图谱,非人手贴帛,而为诸共观签焰之残频共鸣,塔内称为:
“义感反映”
即图未现而义频感动,由旧焰残频自动合纹成画。
画中有无言母亲、有无语兄妹、有闭眼老卒、有异语女童。
沈茉凌见此,题碑:
“焰若归义,不需语言,亦能成法。”
—
四月中旬,焰语局提出草案:
《梦共权草案》
草案要点如下:
所有梦主持焰权,享“共观议权”;
凡焰图三次入共观,自动获得“梦义听权”一年;
每年选出“焰梦代言人”九位,可入“通义听策厅”旁听并发言;
焰童两次五阶图焰者,得推荐至“焰策学院”试学;
异语、缄人、无典者持共观梦图,视同具一阶荐言权。
—
此草案于帛言上开贴三日,得公签万余。
朝中辞律派亦首次不反,仅言需细审其制度风险。
沈茉凌私与斐如意语:
“若焰不止梦,而梦能入听,那这个时代,终于不再只属于会写之人。”
—
四月廿八,塔心图谱之夜。
义频塔公开展览全纪年三年内焰图真录,两千四百三十七幅,其中六百幅为“无言梦主”所绘。
灯下如星,焰图自现。
民童观焰时常有低声而笑,亦有泣下如雨。
塔下老者言:
“如今我们不止听人说话,还能听人做梦了。”
—
帛墙最终追加碑文,刻于“义频梦章”下:
“焰者,非辞所余,乃辞所未生;梦者,非幻所乱,乃心所待语。”
—
喜欢深渊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