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塔身裂痕闭合的第三天,七灯归位,义频稳定,但整座义频塔已不再是之前那个沉默记录者。-6′妖`墈*书,旺- ?冕^费-越^犊?

它不只是倾听,也不只是陪义。

它开始回应,并且开始记忆回应之后的世界变化。

这种变化引发了通义纪元最具争议的主张之一:

“表达不再是单向行为,而是一场文明之间的结构性共创。”

也正因此,表达的疆界,也第一次被摆上了石台。

斐如意站在共义塔北观厅,看着制度塔发来的最新函件:

“为保障制度理解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现请求义频塔建立七个语义边界核区,对进入表达协定体系的外语族进行结构登记,划界收容,并设边义观察官,以防表达溢出与语义外泄。”

简单来说:制度塔要求通义系统——设边。

设边不等于阻止。但它等于管辖。

而通义纪元建立的最初原则之一,就是:“表达应先于结构,先于解释,先于判断。”

设边,将可能破坏这一基础。

这封函件到达当日,沈茉凌召开闭门会议,仅邀三人:

斐如意

姒然

来自旧纪元废弃语群之一的代表,称为“息默人”之使者

会议地点设在塔心七阶之上的一座未命名空厅,厅内无石无席,唯有一幅尚未落墨的帛图,长十丈,横贯厅壁。

“我想让你们在这上面,”沈茉凌低声说,“画下七个边界。”

斐如意挑眉:“你是要承认制度塔的建议?”

“不,我要让他们看到——边界也可以是我们设的。”

姒然抬眼看那帛图,沉思片刻道:“但七这个数,是他们定的。我们若就用这个数字,不等于默认了他们的话语方式吗?”

“恰恰相反。”沈茉凌眼中不带笑,“我们用七,不是承认他们设的边,而是表明:他们说的七,不一定是他们定的七。”

帛图落笔的第一夜,三人谁都未下笔。他们在厅中坐了整整一夜,只望着那条空白帛轴。

第二日清晨,息默人使者走上前,将手按在帛布左上角,用一滴树汁写下两个字:

“听线。”

那是他们族群语言中对“边界”最接近的表达:用听觉,而不是看见,去感受你是否跨了他人的语域。

以此为起点,七座边界开始逐一显现。

第一座:声界之环

由节律族提出,建议以声波频率变化作为边界设定条件之一。

他们指出:某些语族的语言不是通过字句传达意义,而是通过音高、节奏与停顿之间的张力释放情绪。例如旧林音族,他们的一句话可能包含十七段停顿,但若中间任意一处节拍错位,则整句话会变义,甚至被误为挑战或告别。

节律族在塔下设一“听频石林”,每根石柱对应一种声音结构。当某一族表达方式偏离可接收频率范围,即自动提醒该语族“已越边义”。

第二座:帛文分限

由帛语族提出,他们以线结、布纹、符印构建语言,因此边界不是空间之界,而是样式之间的不可混缠性。

他们在塔外织出一片“帛纹语域带”,凡新族进入塔域,须先以其族线结方式织出代表句,帛语族再评估其“纹义兼容度”。

若纹理可被其他语族理解,则视为“语域通透”;若纹理引发歧义错结,则记入“异纹登记簿”,标记为边义重叠区。

第三座:梦交图限

由梦墙族主张。他们的语言依托于梦图结构,话语由图生,图依梦出,边界模糊且非线性。

他们提出设立“梦图回廊”,凡表达新语族进入通义体系,须先经一夜“梦听”;由梦墙族陪梦师陪眠一夜,根据其梦中图像自动绘图。

若图谱呈现出已知结构重叠,则标记“梦义融合”;若全然陌生、且与已存语图构成语义遮蔽,则记为“边梦异域”。

第四座:未裁之檐

由沈茉凌亲设。她拒绝以音、文、图等为边界,而是提出一种结构上近乎“制度真空”的空间:

在塔顶风孔下设“未裁之檐”,专门接收不能被任何边界系统解释的表达方式,包

不想错过《深渊集》更新?安装卡卡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