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正看着昭明,不解的问。
“管皿呢?怎么不见他?”昭明问道。
“管君有事找君上,他先到寿陵去了。”宋正说。
“他有什么事?”昭明警觉的问。
“不清楚,”宋正回答。
“小宋,这样,”昭明对他说,“上午我和同僚说这两天要收拾行李,不去当值了。待会中午我回来吃饭,然后咱们赶快回寿陵一趟,我有些话要当面和君侯说,这次你就别回咸阳了,好好陪着君侯,记住多加几个心眼。”
“怎么了,”宋正问道,“昭先生是担心管君对君上不利吗?”
“我也说不上来,”昭明说,“我总觉得他在暗中策划什么,还是小心为妙。”
“是,”宋正回答。
昭明今天没有去廷尉府,预定好的出行日期就要到了,今天他和求尧、吁靡冶在典客署收拾东西。
“别带的太多,重。”吁靡冶嘱咐他们俩。
“好好好,”求尧应付道。
昭明没有吭声,他一边收拾着必须的文册,一边思考着当下的处境。摆在他面前的路有三条,或者说四条,第四条选项是继续在秦国按兵不动,其他三个则分别是入齐、入楚和出行百越。
左右权衡之下,昭明依旧是难以决定。不知是不是和昌平君混久了,昭明也沾染了些许迷信的属性,他像一个古代人那样,选择了看天。
他从怀里掏出了两个半两钱,心里默念道,要是两正,就去齐国;两反,就去楚国,一正一反,则出行百越,然后把半两钱抛向空中,眼睛随着钱币下落,是两反。
要去楚国吗?昭明犹豫的看着手中的两个铜板。上次出使楚国的情景还历历在目,自己还在献土的仪式上撞过钟,楚王和上下官员想必都还对自己这位秦使有印象,难免生疑。
再抛一次吧,他想,于是又丢了一次铜板,是两个正。入齐?去和司毋检会合?虽然同为昌平君的食客,但昭明和司毋检并不相熟,再说,田响打的什么算盘,他实在看不清。
所谓事不过三,昭明决定最后抛一次,这次无论结果如何都认了。
铜板落了下来,是一正一反。
出行百越?虽然确实符合了自己现在的行人官职,但要是以打游戏来举例,在保存楚国的主线任务之下,这看起来实在太像那种吃力不讨好,又和主线无关的支线了。可事情都是说不准的,谁又能知道这个决定是对是错呢?
不管了,听天意吧,昭明心想,决定就去百越了。
“什么,您还是要去百越吗?”中午吃饭的时候,昭明把自己的决定告诉了宋正,宋正惊讶的问道。
“是的,我还是去百越。”昭明回答。
“可是,这……”宋正欲言又止。
“不用担心,我以前也是走难闯北的行商,心里有数的。”昭明说。
“先生,即使您不愿意回楚国,去东郡和君上的其他门客会合难道不好吗?”宋正说,“何苦要去那南蛮之地自讨苦吃呢?”
“去东郡看似是个好主意,但是田响心思太多,我担心有诈。”昭明知道他要问什么,不自觉就抢答道,“我们楚齐当下虽然是盟友,但是这合纵之事,变数太多,还是小心为上。”
“也对,”宋正回忆了一下说道,“虽然我没见过田家公子,但那位管先生,可是真的黑,什么样的人寻什么样的主,恐怕田响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昭明点了点头,面对这个田齐的公子,还是小心为上。
“你们在聊什么呢?”白云也回来了,“吃饭也不等我。”她看见了满桌的菜,心里一阵不开心,于是数落昭明。
“对不起,昭夫人。”宋正起来道歉。
“仆人说你出去逛街去了,我还以为你会在外边吃饭呢,”昭明说。
“别提了,哪哪都关门。”白云回答。
“没事,家里还开张呢。”昭明安慰她,“要不,再给你做两个菜。”
“算了,拿个筷子给我。”白云没有再过多计较,她坐下和昭宋二人一起吃饭。
“唉,我今天遇到你那同僚了。”白云对昭明说。
“谁啊,求尧吗?”昭明问道。
“不是,是请我们吃饭那个。”白云说。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