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臣一直在朝中和民间广泛寻找,”王绾回答,“最近有人告诉臣,有一计室之吏,姓张名苍,特善数算之学,还曾经是荀子的门生,臣已经派人去征发他来咸阳了,请大王不要忧虑。”
“荀子门生,”嬴政思考了一下,“那不是李斯的师弟吗?怎么不见他推荐给寡人。”
“大王,此人尚年幼,若按秦国的标准,才刚刚成年不久。”王绾回答,“据说他在荀子门下时不过十二三岁,也不能怪李大人没注意到他。”
“朕十三岁的时候都已经在处理朝政了,”嬴政说,“要是真有能力,年龄不是问题。”
“是,大王英明。”王绾说。
“既然有了人才,就有劳王大人继续处理此事了。”嬴政说。
“多谢大王厚爱。”王绾说,“臣告退。”
白云并不知道朝堂上发生了什么,她继续在咸阳的集市上晃悠了一上午,不过依旧是什么都没买。
“夫人,”仆人说,“咱们其实还是负担的起的,您也不用这么克扣自己。”
“算啦,”白云说,“我丈夫也就是当了吏而已,万一以后这官又丢了呢,还是能省一点是一点吧。”
“是,”仆人回答。
“唉,这不是?”说话间,二人听见了另一个声音。
“蔡大人?”白云回过头去,发现和他们搭话的是蔡止。
“见过昭夫人,”蔡止和夫人行礼。
“蔡大人这么客气做什么?”白云让仆人扶起了蔡止。
“夫人,不知您这是有什么事?”蔡止问道。
“别提了,我本意是出来买东西,”白云说,“可是你看这价格贵的,和抢劫一样。”
“夫人勤俭持家,真是贤良淑德啊。”蔡止夸赞道,“昭兄真是好福气。”
“蔡大人过奖了。”白云回答,“不知您到此是为何啊?”
“我明日就要去北地赴任了,”蔡止回答,“北地郡苦寒,不比咸阳繁华,以后就看不到这些风光了,因此四处转转,以为留念。”
“蔡大人勤心事业,日后还能高升的,不必如此伤感。”白云安慰他。
“多谢夫人,”蔡止行礼,“借您吉言了。”
“大人这是说哪里话,”白云说,“今日既然遇见了大人,那妾身就代夫君请蔡大人吃顿饭,就当是还上次您请客的人情了。”
“夫人,这怎么领受的起呢。”蔡止推辞。
“蔡大人这么客气做什么,”白云说,“走,咱们找地方去。”
“那,蔡某就恭敬不如从命了。”蔡止行礼。
二人来到一家有名的饭馆,发现竟然没有开张。换了一家,又没开。再换一家,依旧还是大门紧闭。
“哎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嘛。”白云无奈的说。
“夫人,看来天公不作美啊。”蔡止说,“您的好意我心领了,就此别过了。”
“好,蔡大人慢走。”白云说,“祝您一切顺利。”
“多谢夫人,”蔡止行礼后离开了。
“夫人,咱们回去吧,奴才待会吩咐后厨手脚麻利些,很快您就能吃上饭了。”仆人说。
“真是活见鬼了,”白云说,“这咸阳城到底是怎么了,还要不要人住了?”
“大人,咸阳的市价到今天依旧居高不下,”宋正也发现了这个情况,今早当值前就给昭明汇报过了。
“嗯,我知道了。”昭明点点头。
“真是奇哉怪也。”宋正对其中的缘由十分不解。
“这还不简单,”昭明耐心的给他解释,“首先,价格这东西是有粘性的,而且上去容易,下来难。”
“这倒是,门口的头汤面涨了一回价,就再也下不了了。”宋正点点头。
“其次呢,由于秦国强硬的政治手段,导致大量的齐商离开了秦境,市场上的物品短缺,当然要涨价。”昭明继续说。
“原来是这样,”宋正行礼,“多谢先生提点。”
“没什么,”昭明说,“你再多去观察一下形势的发展,有什么情况随时和我回报。”
“是,”宋正说,他转身准备离开。
“等等,”昭明叫住了他。
“怎么了,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