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稳定、更容易推向国际。
反正就这意思吧,我觉得你们肯定能懂。
回头还可以专门培养、资助几个,能学习这方面的大学生。
这样等他们毕业之后,只要能来咱们工厂干上几年,嗯……”
廖永明也是因为徐锦心今晚来的那个电话,突然产生了要资助、定向培养大学生的想法。
但具体该怎么操作,其实他还不是很清楚。
“反正我的意思就是吧,想以工厂的名义资助一些贫困的上不起学的孩子。
哪怕是女孩子也没问题。
只要他们能好好学习,最好能学习咱们家开的这几个公司所需要的专业。
那等他们毕业后,就能上咱们这儿工作。
待遇肯定不用说了,肯定能比国营厂待遇更好。
我就是想说,只要他们能给咱好好干上几年,就算他们回报咱们资助他们了。
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
嗯……
这事儿麻烦哥哥姐姐也帮我想想,看看怎么完善一下细节。
等我回鹏城,这事儿我也跟大姐夫说说,让大姐夫出个章程来。
回头等服装厂开业了,我还得资助些学服装相关行业的。
将来肯定也用的上。
我想想,还有啥……”
廖永明摸着下巴,思考着还有啥事儿需要提前嘱咐、安排好的。
毕竟他打算明后天就返回鹏城,再想交待什么事儿可就没有面对面这么方便了。
见廖永明这个样,大姐廖国华难得的收起了温柔的笑容,甚至还微不可察的皱了皱眉。
“那个,三弟。
我觉得你除了需要制作零食、制作服装这方面的专业人才之外。
管理方面的人才,你也得留心多培养一些。
你看你公司越开越多,生意也越干越大。
你总不能什么事儿都交给你大姐夫处理吧?
他毕竟也是个普通人,一天也只有24小时,脑子也得休息不是?”
看到三弟廖永明不管啥事儿,恨不得全交给赵海平处理、解决。
廖国华这回是真心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