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乏救亡之术,徒见其焦劳瞀乱,孑立于上十有七年。而帷幄不闻良、平之谋,行间未睹李、郭之将,卒致宗社颠覆,徒以身殉。”这虽然只是修史者的一家之言,但也从一定的角度对崇祯的帝王生涯做了一个概括。在中国历代王朝的亡国之君中,崇祯总是能激起人们无限的怜悯,以至于不断有史家为他粉饰、装点,但不管当年朱由检接过了一个如何混乱的帝国,又如何从心里希望国家富强,他毕竟没有完成大明朝的重新振兴,毕竟没有抓住历史给予他的机会。
第3节:奈何江山唱晚(3)
作为大明帝国最后一个元首,朱由检当了十七年皇帝,其间像多动症一般不停地折腾帝国的官僚系统,以至于被一些史家定义为“猜忌、嫉妒、刻薄”。与这种评价不同的是,也有一些人力图给这个亡国之君增加一些悲情色彩,说一些好话。凭据也很简单,一是据说朱由检执政期间不好女色,甚至连陈圆圆也不当回事,而且对政事事必躬亲,特别的勤快。当然,这仅从他十七年就换了五十个内阁大学士,把一百四十五个高官锁进大牢也能看得出来。二是因为他在上吊之前发了一通牢骚,先是说自己之所以亡国全是奸臣所致,后来又“命令”占领军不准伤害自己的百姓。很多人认为这直接说明了朱由检其实还是很爱百姓的。但可笑的是,灭亡大明江山的正是他口口声声热爱的百姓——揭竿而起的农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