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民知所从矣。”意思是凡是不在礼乐射御书数之内,不属于孔子的学说的言论,都杜绝其兴起的根源,不要让他们与儒家争道。这样,邪谈怪论便会息灭,然后天下便有一致的条例准则和明晰的法令,人们便知所从了。这正是董仲舒文化学术专制的体现,而与其在政治专制“三纲”思想上是完全统一的。登上巅峰位置的儒学,在学者们的大肆弘扬中是越来越精致,但其衍生的条条框框的束缚也越来越多。
在儒家思想的这个“磨”周围,人们都成了“驴子”,正像统治者希望的那样,谈到中国哲学,我们脑子里最先想到的大多是人伦哲学,人们自然想到儒家,谈到社会政治思想,人们还是想到儒家,而谈到个人个性的发展,人们傻了眼,自上而下,自我们有记忆以来,衡量一个人好坏,判断社会风气甚至是统治阶级的作为,我们只有一个衡量标准,那就是儒家思想。
曾经百花齐放的诸子成了春秋战国时代独有的标志和传说,而两千年来的人们,思想就在这个儒家的圈子里,谈个性就不够时尚,但却让人憧憬。当西方文艺复兴,让欧洲的“人性”觉醒时,我们的子民们正在儒家思想的“甜甜圈”里面沉睡。正是思想界的风平浪静,文化思想的单一,让中国的封建社会阶段步入了一个漫长的过程。17、18世纪,中华帝国的发展步伐终于在国人的沉睡中放慢了速度,而西方文艺复兴给人性复苏打开了一道明亮的窗户,把东方雄踞的睡龙狠狠地甩在了后面,不仅如此,这条睡着的巨龙还被无情地遭到侵犯,这一切不光彩的历史,也正是中国人思想匮乏、创造力匮乏、国家落后的根源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