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变陆运为水运),但终究不能改变‘南北的经济天命’。《管子·轻重》说‘明白天道的人,不与天争时;明白地理的人,不与地争利’,不是不争,是知晓争的边界。”(比喻:老梅剪枝、长城屏障、运河漕运)
于是作结道:“天命如同巨大的熔炉,人力如同炉中的火焰:火焰可以熔化金属,却不能改变金属的性质;火焰可以铸造器物,却不能超越冶炼的规则。善于改变天命的人,如同铸剑师:知晓铁的天命在于刚硬,所以淬火成利器,并非让铁变成金;知晓水的天命在于柔和,所以导流灌溉良田,并非让水登上高山。这不是天命可以逆转,而是知晓天命可以改变的部分去改变,如同《淮南子·览冥》说‘顺风呼喊,声音没有加大,但是听的人却听得清楚’——顺风,就是知晓天命的缝隙;呼喊而清晰,就是借助人力的聚集。”(比喻:熔炉火焰、铸剑淬火、顺风呼声)
少年听闻,如同拨云见日,再次下拜说:“您用花园蔬菜、器物工具作为教导,引用《老子》《庄子》《管子》《韩非子》作为佐证,让我知道天命如同梁柱有纹理,舟车有轨辙,改变天命如同疏浚三峡,需要乘隙聚势。从今往后应当像您浇灌花园一样,顺应事物的道理,等待时机作为,希望不违背天命。”
此时夕阳落在山上,松影洒满庭院,园叟抚掌而笑,又拿起汲水桶浇灌菊花,水声潺潺,如同与物理相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