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担心妻子是否真能接受父亲的到来。
若父亲进城,确实可能增添不少麻烦,所以他迟迟没松口。
林经的父亲说:“我一个人在家挺好,不用为我操心。
你妈在家照看孩子就行,我自己能应付,你们别挂念。”
林经明白父亲思虑甚多,也知道父亲担心于莉不同意他进城同住。
于是他说道:
“爸,这事其实是于莉提出来的。
她建议您来城里帮我们照看孩子,您不牵挂这两个刚满月的孙子吗?他们一天天长大。”
“我妈独自在家带孩子会越来越吃力,您难道不想分担她的辛苦?”
电话那头,林经的父亲陷入沉思。
他心里摇摆不定,既想去又有些不舍。
他不愿仓促决定,打算先和母亲商议,看看她的意见。
如果母亲希望他过去帮忙,他才会真正下定决心。
他想等林经和于莉上班离开后,再打电话给母亲,仔细讨论此事,不想草率回应儿子。
林经的父亲说:“让我再想想,然后给你答复。”
林经了解父亲从未离开过家,将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
可这次情况特殊,家中只剩父亲一人,而他们都身处城市。
大家都对父亲独居感到不安,毕竟他年纪大了,身体不适时无人照料。
若父亲来城中与他们同住,生病时也能得到照顾,家人之间能互相扶持,彼此信任,他会尽心尽力对待父母。
“爸,这件事您好好考虑一下,不用急着回复。
但我希望您尽早到城里来,和我妈一起帮我照看孩子,这样我和于莉就能安心工作,不必牵肠挂肚了。”
林经对父亲说:“爸,您尽快给我个答复,我们都盼着您来城里跟我们一起生活。”
电话那头,父亲笑着回应:“好儿子,我会认真考虑这件事的。
不过别急,急也解决不了问题。
现在农活还没忙完,等收完了我就过去。”
林经明白乡下的事务繁杂,也知道父亲想把家里的一切安排妥当。
或许等到秋后,父亲就会来城里与他们团聚。
他坚信父亲终会搬来同住。"行了,我得赶去上班了,时间差不多了。”
父亲了解林经每天要去家纺厂工作的忙碌,也知道他在钢厂的表现优异,是不可或缺的技术骨干,领导们对他颇为倚重。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吧,改天有空再聊。”挂断电话后,林经转向母亲说道:“妈,您劝劝爸,让他尽量搬来城里陪您。
咱们白天都要上班,您一个人在家带俩孩子太辛苦了。”
母亲叹了口气:“孩子大了确实更累。
我们知道你和于莉在外打拼不容易,所以才想让爸过来帮忙。
可他没答应,只说要再想想。
他说希望能听您劝劝,争取能早点来城里帮咱们照看孩子。”
母亲轻轻点头,没再多言。
她理解林经的孝心,也明白这对双胞胎的养育需要双倍的努力。
在这个城市,生活处处离不开钱,而厂里的每一份付出都能换来回报。
作为父母,他们希望减轻孩子们的负担,支持他们的事业。
如今的年轻人多向往在外闯荡,即便创业也不愿回乡,认为这样对孩子更好。
于是,林经的母亲便留在城里帮忙照看孩子,让这对夫妻无后顾之忧地投入工作与事业。
她默默支持着他们的选择。
林经的母亲沉思片刻,对他说:“我会和你爸好好沟通,争取让他来城里陪你我一起带孩子。
到时你们就能安心在外拼搏,不必牵挂家里了。”林经听罢喜出望外,没想到母亲如此体贴理解。
这刻,他对父母的感激之情油然而生,无论何时何地,都会将父母的意愿放在首位。
稍作停顿,林经说道:“妈,我得赶去上班了,就不多说了。”说完,他与于莉一同走向工厂。
目送二人离开后,林经的母亲独自在家,望着两个活泼的双胞胎,满心欢喜。
想到这里,她决定拨通丈夫的电话,邀请他一起来城里帮忙。
这样,曾经在外奋斗时就能更专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