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
梦频如经史事佐证,可转为“史梦异典”;
此类梦不得定案、不得传布,但可存档;
十年为一审,重新定其开封或封锁。
—
“焰封之册”制度设立之夜,塔下雨落如缄,焰帛悄然自湿。
共频器中心自动浮现一句梦语,未曾输入、未曾生成:
“吾梦吾知,但愿他年他人敢写。”
—
义频塔首次设立“焰封堂”,内藏梦频之不宜公议者,称之“焰夜页”。
由焰梦、辞章、梦使三方共守。
其墙刻字:
“非为遮梦,乃为待梦之时。”
—
此后,梦频之势不衰,反更凝重。
人民开始将焰频当作心中真实的地图。
焰梦制度,不再只是未来之梦,而成为对现实的检验之焰。
—
焰辞纪元三年十月初一,义频塔外秋风起。
塔心高帛之上,首次展示一幅题为《众象之频》的梦图合帛。
图内非一象,而百象交织。梦频交错、焰温叠映,自如一片翻腾帛海,图中浮现山川断续、高台共议、远洲焰光。
这一图,集合近三月来共梦录中的“未来象频”:
有大洲浮沉、旧语再现;
有星轨移位、图谱重置;
有异族言焰、文字共鸣;
有律法生于梦频、政令调自梦议;
有魂焰聚城,焰塔如星。
—
图末题句无人署名,仅焰频自动生成:
“此梦非我一人之梦,此象非某国之象。”
—
焰频系统自动识别:此为频象聚合态,系统首次标记为“全域共梦态候象”。
焰议厅当即调集“梦频政策高级听会”。
主题——
“焰梦制度是否可预设未来国策体系?”
—
辞章院震动。
副典沈居章提出最激烈反对:
“梦之政用,本为感象与现策对照之辅。若以梦频构建制度,将非但夺笔于辞,更引亡于焰。”
—
但通焰局却首次提出反证:
“据统计,自梦频制度试行百日,焰梦提早示警之事件共计十三例,避免政策延误九起,提前防灾五起。”
—
梦频系统负责人骆应镜提出建议:
“通频前策议案”草案要点:
对梦图中多频象出现之结构图进行周期性合并,称为“频象谱”;
频象谱不构成政策依归,但作为“未来政策方向气象图”供参;
梦频内容超过七国共频重合者,进入“世界焰共听计划”;
焰议塔设“焰梦问世厅”,专门研判此类梦象所预示文明转向。
—
楼子赫言:
“梦频非神谕。我们不以梦为律,却可让梦告诉我们下一页或许该怎么写。”
—
沈茉凌在听会最后发言:
“焰梦制度设立以来,我们听到了前所未闻的声音。这些梦,也许不能决定我们是谁,但一定告诉我们,我们不再孤独地思考‘未来是什么’。”
—
会议全票通过设立“焰梦问世厅”。
—
焰梦问世厅设于义频塔之顶,仅有一席:
“频象席。”
不设人名,不设派别,凡梦象共合、焰频重叠者所合之图,皆可送至此厅,由焰使辞官共议。
—
其下设“象议帛墙”,题名:
“梦非未来,梦是向未来提出的问题。”
—
《频象共策》此章至此完结。
—
焰梦制度自此步入第三阶段:
梦频不止为记录过去,也不止干预当下,而开始向世界提出问题;
梦频成为“全域心意共识图”的生成工具;
梦象作为“超边界政议参考项”正式进入世界体系讨论范围。
—
斐如意登塔,望远洲未明之焰,言:
“下一个焰梦,不再只是中原之梦。”
沈茉凌低语:
“那将是世人的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