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七频裂界,第五频域。′n.y\d·x~s¢w?.~c-o/m~

山谷回旋、镜泉交织,这片区域光线异常稳定,每一道波动都会在数息之后回响为影像。

砚离一踏入此地,便觉身体的每一个动作都被环境“记录”——不以文字,不以音符,而以“映照”。

这是镜陀族的语言方式。

一|语言需映其行

镜陀族的首义者是一位名为“仡昙”的长者,他未言一语,只在砚离说出第一句话时,停住了脚步。

“你所言之词,可映其行?”

这是他们文明的唯一语言规范:

“不说不能做之言;

不做不能言之行。”

砚离在初次答话时所用词语“探明”与“尊重”,立即被族中学童要求演示其“动作”或“体现”。

他不得不将自己的魂印记录器调为开放状态,并以梦频图谱“绘说”他的思路——一种“语言行为的可视化”。

镜陀族对此表达基本认可,给予他“半义访客”称号。?精,武′暁?说!徃¨ -耕?欣¨醉\哙-

这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提醒:

“你的词语,只在你行动之后才被承认。”

二|“镜陀碑环”

镜陀族中央有一座镜陀碑环,由九面水镜围成圆阵。

每一位说话者,必须站在其中一面镜前,当他说出词语后,其他八面镜将观察其“言后之行”。

若其行为能在八镜之中自然映照,不扭曲、不违和,则该词语才会进入镜陀族的“词信之书”。

砚离被允许试行一词。

他选择的是:

“吾愿平频。”

此语本是他在词林斜碑前常言的誓句。

但在镜陀八镜前,他必须“做出”这句话。

他跪地,取沙绘图,描绘出归频、火语、岱那语、梦负语等族的基本频振线,然后在其间加上隐线,构成一个“共频脉络图”。

八镜映照其举动。!鑫+顽?夲_鰰,戦/ ,醉·鑫-章′踕~耕-辛`筷¢

最终,所有镜面无暗,无裂,无溢。

仡昙抬手,道:

“此言,可存。”

于是——“平频”一词,首次在镜陀族词信之书中,被以“他族之口”刻录。

三|词即约

镜陀族的词信之书,既是语言目录,也是“未来行动约书”。

其核心信条为:

“凡入此书之词,即为吾族共愿。”

因此,每一次记录新词,皆必须由“共验者”全族见证。

他们不畏惧误解,却厌恶虚言。

他们允许“听不懂”,但不允许“说不做”。

砚离写入日志:

“此处之语言,是用来行动的,

而非表达的。

他们说,是为做;

我们说,是为说。”

他开始思考:“词林文明的语言体系,是否太依赖理解,而不重行为?”

四|纪霁言与镜陀

仡昙曾展示一块“旧镜焰碑”,其上刻有早年纪霁言造访时留下的八字:

“不成其行,勿成其词。”

碑旁注释为:

“霁言至此,未留一言,但以一行——沉默观照九镜三昼夜。”

这意味着,纪霁言未曾在镜陀族留下言语,仅以行为传递了所有内容。

她在最后离开时,只留下一页空白频印,被记为“第九镜影”。

此影保存在“镜后遗室”,未向系统披露,亦未入共义系统数据库。

砚离观看此影,其形似无内容,实则频律与第九页词频高度重合。

他终于理解:

“她未说,是因为她做了;

我们说太多,却常常无为。”

五|镜陀赠礼

离开前,仡昙取出一面半碎水镜赠与砚离,其上刻一句话:

“若语无映,归于语;若语有影,归于人。”

砚离深深一拜,将水镜佩于魂印脊侧。

他明白,这面镜,是镜陀族对他的信任,也是对词林的回应。

“你们的语言,还未脱离‘自我表达’的窠臼;

不想错过《深渊集》更新?安装卡卡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