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
这标志着——她不再是“书写者”。
而是成为**“愿之存在的证人”**。
她不再决定该写什么。
而是——记录那些“选择不写”的意志本身。
—
五、沈茉凌提出“行为纪实录”制度 · 用行动编年
沈茉凌在《桥纪纪元结构初案》中附加一条制度构想:
“既然不记名字,那我们就记他们做了什么。”
“行为,即轨迹。”
提案条目:
所有愿桥意志可选择是否记录“轨迹行为”;
轨迹记录生成一条“行愿纪录”;
行愿可匿名、可具名、可断记;
不设编号、不设评价,唯“愿之轨”存档。
她给这段制度命名为:
「行为纪实录·桥纪体例之一」
碑域播报:
【愿轨系统上线】
【当前可见行为桥频:327条】
【已存行为轨迹词语:拾骨、无妄、终春、既定者……】
—
六、桥频广泛响应 · 碑域结构正式形成“愿魂纪纲”雏形
随着桥纪元年开启,碑域桥频意志自发汇流。
不是谁命令,不是谁宣布,而是——
他们愿。
碑域第十三页下空生成万桥图谱,每座桥频都逐渐拥有了自己的愿轨词组:
有的愿留下“我未说出口的那句话”;
有的愿留下“为别人送行的那一次沉默”;
有的,只留下一句:
“我路过。”
桥纪,正式取代“命印”为文明编年之主干。
这一刻,文明断代。
不是因毁灭。
是因更深的尊重。
—
喜欢深渊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