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迟迟不再推进禅位之事,这让杨国奇心中暗自恼怒,他在心底冷哼一声:“宇文阐,既然你不愿意痛痛快快把皇位让出来,那我就让这皇位变成一膛炽热的炉火,把你烤得外焦里嫩!”
打定主意后,杨国奇便称病不上朝。每日他都卧于榻上,对外宣称身体抱恙,无法处理朝政。这一消息传到朝堂,崔太傅、李司寇、王太师等人听闻后,眼中顿时闪过一丝惊喜,他们觉得有机可乘,赶忙进宫面见小皇帝。
崔太傅一脸急切地说道:“陛下--,杨国奇称病不上朝,其中必有蹊跷。如今他权倾朝野,若不加以制衡,恐成大患。依老臣之见,陛下应收回杨国奇大丞相之权,以免他在暗中谋划不轨之事。”
李司寇也在一旁附和:“崔太傅所言极是,陛下,杨国奇此举怕是故意试探朝廷,若不果断处置,朝廷威严何在?”
王太师紧接着说道:“陛下,此时正是收回权力的好时机,莫要错失。”
小皇帝宇文阐原本就对杨国奇突然称病心生不满,再经这几位大臣一番煽风点火,顿时被激得怒火中烧,想都没想便大手一挥:“好!就依各位爱卿所言,收回杨国奇大丞相的权力!”
就这样,宇文阐一道诏书,将杨国奇的大丞相之权收回。此后,大量各地奏疏不再经过杨国奇,而是直接呈给了小皇帝。
然而,小皇帝宇文阐以及崔太傅、李司寇、王太师和杨丽华哪里料到,这看似风光的“大权在握”,实则是一个烫手山芋。堆积如山的奏报如潮水般涌来,几乎要将他们淹没。
小皇帝宇文阐坐在龙椅上,望着眼前那厚厚的一摞奏报,只觉得脑袋“嗡”的一下,仿佛有无数只蜜蜂在耳边嗡嗡作响。他拿起一份奏报,刚看了几行,便觉得头晕目眩,那些复杂的政务让他完全摸不着头脑。
崔太傅、李司寇和王太师三人也是眉头紧皱,面露难色。他们虽在朝堂多年,可也从未面对过如此繁杂且紧急的事务,也顿时慌了神,不知从何下手。
杨丽华在一旁看着众人焦头烂额的模样,心中也是焦急万分,但她一介女流,对于政务处理经验有限,只能干瞪眼着急,使不上力气。
在这混乱之中,崔太傅、李司冦等人开始仓促应对,由于他们不懂轻重缓急连连昏招频出。面对边境军情,他们做出的决策毫无战略眼光,不仅没能解决问题,反而让局势愈发紧张;对于民生事务,他们的处理方式简单粗暴,引得百姓怨声载道。
整个大周的朝堂,一时间仿佛陷入了一团乱麻之中,大臣们各自慌乱,争吵声、叹息声此起彼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