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年)十月。+j-i/n·c?h_e.n^g*h,b·g\c′.\c*o^m!
方腊在睦州青溪县,领导农民大规模起义。
十一月初,义军尊称方腊为“圣公”,改元永乐,建立农民政权。
义军势如破竹,很快便攻占了青溪、睦州、歙州,进逼杭州。
朝廷大惊,立刻调集种师道、种师中的大军,前去围剿。
赵杰得知消息后,派兵重新夺回大名府境内的城池。
与此同时,梁山军士进一步壮大。
赵杰继续挑选精锐之士,扩充镇岳军人马。
一个月不到,镇岳军已经有了一万五千军士。
卢俊义等人日夜不停操练军马。
方腊起义很快便被朝廷镇压。
时间来到宣和三年四月,方腊被俘,起义失败。
趁着这个时间,赵杰的梁山军士趁机占下了濮州、兴仁府、兖州。
宋徽宗震怒,立刻下旨,让种师道、种师中领军撤回长垣。
两员将领领命,带着十五大军,陆续撤回。
赵杰得知消息,当机立断,将主力军士调集到胙城。
他目的很简单,只要种师道、种师中出军攻打兴仁府等地。′k?a·n?s?h`u/b`o_y,.,c~o-m·
赵杰便领军直攻东京汴梁。
双方谁都不敢轻易用兵,战局陷入僵持。
时间来到宣和七年(1125年),北方金国灭了大辽,统一北方全境。
虽然宋金有海上之盟,燕京、涿州、易州、檀州、顺州、景州、蓟州都还在北宋手里。
但赵杰知道,再过一年,就是北宋的亡国之时。
金兵大举南下,梁山该如何抉择呢?
赵杰在胙城内的议事厅内,左右踱步思考对策。
此时,他的梁山军士已经有足足二十万,兵强马壮。
手下的镇岳军也有了三万余人,足够跟种家军对战。
可宋徽宗还在,都城汴梁也还在大宋手里。
金军若是南下,梁山军士将被夹在中间。
到时候大宋皇帝或许还会借助金兵,前来征剿梁山。
时间所剩不多,必须得尽快想出解决办法。
正在此时,戴宗匆匆来报:“哥哥,好消息!”
赵杰不明所以,用诧异的眼神盯着他:“什么好消息,快说!”
“种师道领了五万人马,前往燕京等地去了!种师中从长垣撤军,已经回到京师附近!”
赵杰眼神一亮,一拍大腿,站起身来:“好,好啊!大宋朝廷真是昏庸至极!”
“传令下去,让各位首领前来议事厅,商议对策!”
片刻后,梁山众首领陆续赶到。~看+书′屋^小/说~网/ `无*错¨内,容+
赵杰望着底下的众人,朗声道:“诸位兄弟,北面的金军已经将辽朝灭亡。金军的骑兵,那是所向披靡。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看到朝廷的无能,挥军南下。我梁山正好处在朝廷都城和金军之间,形势极其不利。”
说到这里,赵杰短暂停留片刻。
他清清嗓子,继续说道:“如今我们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尽快攻破京师汴梁。生擒宋朝皇帝宋徽宗,逼迫他举全国之力,对抗金军。只有如此,才能挡住金国铁骑!”
此言一出,众首领尽皆震撼不已。
公孙胜轻抚胡须,率先出来说话:“哥哥,围困京师,生擒宋朝皇帝,这听起来都像天方夜谭啊。哥哥,有何妙计吗?”
赵杰也不隐瞒,立刻回道:“确实很难。但我们没有别的选择,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再过一年,金军必定南下。到时候,我梁山该去何处?”
靖康之耻,是赵杰不想看到的。
每次看到这一段历史,赵杰都愤愤不已。
既然穿越了,必须避免重蹈覆辙。
即使眼下十分困难,也必须在一年之内,拿下宋徽宗。
赵杰觉得眼下种师道领兵去了燕京,举梁山所有兵力,可以尝试一番。
众首领愁眉苦脸,对于围困京师毫无信心。
赵杰只得继续劝慰道:“诸位兄弟,此事确实有很大的风险。但我们不得不尝试一番,再说现在种师道领军前往燕京,这是难得的机会。”
“我们分兵,一路直取长垣。一路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