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弦那边什么情况?我方才好像听见了什么不得了的诗句,他不会是已经作出一首诗了吧。”
“怎么可能,你疯了吗?我等才刚刚落座,即便他再才高八斗,也绝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作出一首诗。”
大厅中央位置,几名青年才俊喋喋不休。
正当此时,齐衡得意洋洋站起身,冲着那几名青年才俊嘲笑道:“你们以为我家先生同你们一样蠢笨如牛?你们这些自恃清高,鼠目寸光之辈,又如何能知晓我家先生的才华之高。”
“别说一个时辰作出一首诗,即便是十首,我家先生也是信手拈来,而你等别说是一个时辰,怕是十个时辰,也未必能做出一首诗。”
齐衡口若悬河,字字珠玑,听得那几名青年才俊面红耳赤,怒不可遏。
与此同时,其他一众青年才俊,也纷纷震怒。
“口气熏天,你当作诗是饮水吗?就那般容易?竟还敢大言不惭,说什么一个时辰作出十首诗,简直是痴人说梦。”
“不信?”齐衡反问,其实他心里也没底,他只是单纯撒个欢,替李弦壮壮声势。
“废话,你是觉得我很蠢吗?”那名与齐衡辩论的青年才俊勃然大怒道。
“难道你不蠢吗?”
突然间,柳青衣兴冲冲起身,双手高高举起一张诗稿,这是李弦刚写下的一首新诗,出自唐·李白《上李邕》。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这首诗是李白初见李邕时所作,李白因不拘礼数,且谈论间放言高论,让李邕很不满意,觉得李白是个不懂规矩、自以为是的年轻人,甚至还说出一句“此子何以为人?”,意思是说李白这样的人怎能成大器呢?
李白虽然年轻,但也有着雄心壮志,他不甘心被人小看,也不愿意随波逐流,他想要证明自己的才华和价值,于是在临别时,他写了这首《上李邕》。
诗中通过对大鹏的刻画,表现出一种不畏艰辛、勇往直前的追求精神,同时也表现出一种后生可畏的锐气,与不畏俗流的独立精神。
“好一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此一句壮志凌云,足以名传千古。”
苏清河激动不已起身,心中震惊万分,同时也感慨万分,难道这就是天才与凡夫俗子之间的差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