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将莫仁寿驻守夔门,不与相通,自称陇蜀王。
以刘桢为参谋,立徐寿辉庙于重庆城南,四时致祭,并追尊他为应天启运献武皇帝,庙号世宗。
等到次年,直接披上黄袍,受刘桢等人拥立称帝。国号大夏,以恢复汉族王朝的统治为号召,建元天统,都重庆。明玉珍立妻彭氏为皇后,子明升为太子。
效周制,设六卿,以刘桢为宗伯,分蜀地为上川西道、下川西道、上川北道、下川北道、上川东道、下川东道、上川南道、下川南道共八道,更置府州县官名。
那时方才至正二十二年,元朝气数未尽,朱元璋也还只敢称一个吴王,明玉珍就已经立国了。
如此,明玉珍又如何能看得起朱元璋,无非就是之后的事情谁都没有料到,籍籍无名的朱元璋竟然能厚积薄发,成功将这江山坐稳。
其实朱元璋未曾没有想过劝降,洪武二年,明太祖遣使劝降,明玉珍不从。洪武四年,明太祖遣汤和、廖永忠、傅友德等领兵征大夏国,夏军败溃,同年六月,明军兵抵重庆,太子明升出降,封归义侯。
可见明玉珍当真是不到黄河心不死,明军要入蜀,只不过是一句话的事,然而明玉珍却还觉得自己能和朱元璋是平起平坐的地位。
但是对于北元便又不同了,若是以前,出身红巾军,且还称帝立国的明玉珍绝不可能成为拉拢对象,毕竟他们已经吃过张士诚的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