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眼见识一下王爷的书画绝艺。”
刘轩听墨云笙等人来意,心中好生失望,淡淡说道:“墨先生过誉了。诗词书画,虽能陶冶情操,却也不过是闲暇之余的小道罢了。本王忙于政务,对此等雅事己久未涉猎,早己生疏。先生及诸位贤才若是为此而来,恐怕让你们失望了。”
墨云笙听刘轩话语之间,似有贬低文人之意,脸色微微一变,说道:“王爷的意思是,文人寒窗苦读毫无用处了?”
刘轩正色道:“并不是,本王只是认为,学问之道,不在于高谈阔论,而在于学以致用。诗词书画,固然有其独特之美,但若能将所学转化为惠及百姓之实,那才是真正的学问之道。”
墨云笙略带傲慢地问道:“王爷能否言明,如何让学问惠及百姓?”
刘轩道:“本王打算在秦州各府兴建学校,聘请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私塾先生来担任教师,教孩子读书识字,由官府给教师发薪水,让那些出身贫寒的孩子们,能够有机会接受教育。”
墨云笙笑了笑,侧头看向刘轩,道:“可这些穷苦人家的孩子,学成之后,还不是一样谈诗论画?”
刘轩从抽屉里拿出几本书,放在桌上,道:“学习,未必只局限于诗词书画。本王兴办学校,教授孩子们读书识字,目的在于开启民智,培养有知识、有技能的人才,以造福于百姓。这是本王编辑的教材样本,请各位过目。”
墨云笙望过去,只见几本教材分别为《思想道德》、《国文》、《算术》、《历史》、《地理》和《物理》。他指了指这些课本,对几个弟子说道:“来来来,你们都瞧一瞧大汉第一才子的大作。”言语之间,极为无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