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说道:“公孙将军此举倒是果决。不过,这蹋顿身为乌桓王,身边护卫众多且皆是精锐,即便刘虞已走,公孙将军此番出兵,也未必能全然顺利。”
关靖自信满满地来到李先生一旁也端坐下,说道:“李先生多虑了。我主麾下白马义从乃天下精锐,此次倾巢而出,那蹋顿即便有五百护卫,也断难抵挡。
而且此次行动极为隐秘,蹋顿定然毫无防备,等他们反应过来,早已成了瓮中之鳖。”
“既然如此,那在下便告辞了。”
也不知道怎么的,说着说着,这个李先生锋陡然一转就要告辞离开。
关靖一愣,忙说道:“李先生怎么这就走了?不如在府上多待几日!等我主返回之时,我亲自向主公引荐先生。”
李先生轻轻摆了摆手,微笑着说道:“关主簿美意,在下心领了。只是在下还有要事在身,不便久留。”
说罢,李先生站起身来,双手负于身后,便作出一副要离开的架势。
“那……我送先生出府。”
关靖皱着眉,虽有些不舍,但也不好强留,便起身相送。
这个李先生,就是李儒。
三日前来到右北平郡,自称李文,找到了关靖。
幽州这边其他人来,他不放心,这才亲自过来了。
当时,右北平和幽州其他地方一样,有董卓给刘虞任命诏书的流言。
关靖听后,跟吃瓜百姓一样,没什么特别的反应,他根本就没想到刘虞会罢官回洛阳。
李儒找到了他,并说刘虞不久后便会罢官回洛阳。
其实,关靖也是半信半疑,不过见李儒穿着儒雅,谈吐不凡,又分析地头头是道。
于是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派了一个斥候去渔阳打听。
斥候去的那日,刚好就是刘虞离开的日子,城中百姓纷纷自发相送,队伍绵延数里。
这阵仗肯定不可能是假的,斥候心中大惊,匆忙赶回右北平郡,将所见所闻一五一十地告知了关靖。
喜欢三国:开局被何进献给何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