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的喧嚣几乎要掀翻宫城的琉璃瓦,河间大捷的消息,像一桶滚油泼进了沸腾的水里,瞬间炸开了锅。_比_奇`中?文_网/ \最+新?章·节¨更`新,快?
街头巷尾,茶楼酒肆,人人都在唾沫横飞地谈论着镇国王许琅如何以雷霆手段斩了跋扈的梁州指挥使田横,如何慑服三州骄兵悍将,又如何以摧枯拉朽之势击溃了端王世子赵睿的叛军先锋。
“痛快!真是痛快!”
一个粗豪的汉子拍着桌子,震得酒碗乱跳,“许王爷这一刀,砍得好!砍出了咱朝廷的威风!”
“可不是嘛!那田横,仗着手里有几万兵,就敢不把王爷放在眼里,活该!”旁边立刻有人附和。
“听说那赵睿,跑得比兔子还快,连滚带爬,裤子都尿湿了!”
一阵哄堂大笑响起,充满了劫后余生的快意和对胜利者的盲目崇拜。
颂扬之声如同汹涌的潮水,一波高过一波,直扑皇城深处。
紫宸殿内,熏香袅袅,却驱不散那股无形的沉重。
新帝云阳一身明黄常服,端坐在宽大的御案之后。
案上,那份用八百里加急送来的河间捷报正摊开着,字里行间似乎还带着战场的血腥气与铁蹄的烟尘。+w^o\s*y!w..′c-o¢m+
她纤细的手指拂过奏报上“阵斩敌酋”“叛军溃散”“缴获无算”等字眼,年轻的脸庞上却并无多少喜色,反而笼着一层深深的疲惫与忧虑。
“陛下,河间大捷,大涨朝廷声威,震慑宵小,实乃社稷之福。”
“当诏告天下,犒赏三军,以彰陛下圣德,安万民之心。”
侍立一旁的内阁首辅,须发皆白的杨廷和,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沉重。
云阳的目光从捷报上抬起,望向殿外喧嚣隐约传来的方向,轻轻叹了口气,声音有些发涩。
“杨卿所言甚是,犒赏自然是要的...”
她顿了顿,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光滑的御案,“只是…这捷报之后呢?”
她拿起御案上另外两封奏报。
一封来自北境边关,字迹潦草,墨色焦灼,仿佛能听到关外呼啸的寒风和北莽骑兵震天的战鼓。
陈老帅的奏报详细描述了北莽大军在得知大乾内乱后骤然增强的攻势,边关多处要塞告急,士卒伤亡惨重,粮秣、箭矢消耗巨大,请求朝廷速派援兵、增拨粮饷。
另一封,则是京都府尹的密奏,蝇头小楷密密麻麻,字里行间透着一股阴冷的寒意。?萝′?拉$小,说D ¢a追|?最??o新|{1章£¥节?tμ
奏报中详述了河间大捷消息传回后,以瑞王赵佶为首的部分宗室、勋贵及朝臣,表面上虽也随众庆贺,但私下聚会频繁。
言语间多有闪烁怨怼,甚至有“许琅势大,恐非社稷之福”“叛军主力未损,胜负犹未可知”等悖逆之语暗流涌动。
京都看似歌舞升平,实则暗礁潜藏。
北境烽火连天,京都暗流汹涌。
云阳感到一股巨大的压力,像无形的山峦压在她稚嫩的肩膀上。
她刚刚坐稳的龙椅,仿佛置于即将喷发的火山口和汹涌的冰海之间。
“北境…”
云阳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陈老帅那边,还能支撑多久?”
杨廷和眉头紧锁:“陛下,北莽狼子野心,趁我内乱落井下石,攻势极为猛烈。”
“陈老帅乃国之柱石,竭力支撑,然兵力、物资损耗巨大,若无强力增援,恐…恐有倾覆之危。”
“当务之急,需立即筹措粮草军械,火速发往北境!”
云阳的心猛地一沉。
钱粮!又是钱粮!
平叛需要如山银海,北境御敌同样是无底深渊。
朝廷的府库早已捉襟见肘,河间大捷的犒赏还没着落,北境的催命符又到了眼前。
她感到一阵眩晕。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细碎的脚步声,一名身着青衫的内侍躬身趋步而入。
手中捧着一个精致的紫檀木托盘,盘内盛着几盒包装华贵的血燕、人参等滋补珍品。
内侍走到御阶下,跪倒在地,声音带着几分惶恐。
“启禀陛下,奴才奉旨将御赐补品送往镇国王府上,乐瑶公主殿下她…她拒收了。”
殿内瞬间一片死寂。
云阳的身体几不可察地僵硬了一下,捏着奏报的手指微微收紧,指节有些发白。
她看着托盘上那些原封不动被退回来的贡品,仿佛看到了乐瑶那张清冷绝艳、拒人于千里之外的脸。
她们曾经情同姐妹,如今却隔着一道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