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就像双方摆开车马在对峙的局面吗?”
“而在这一副战争棋局之中,无异是大明一方惨败收场。”
“现在天道,又把这一副战争棋局,通过盘点的方式,又摆出来了。”
“大家觉得,在我们华夏千古历史诸多名相良将之中,有谁来能破了这大明的辽东之局?”
人群之中有人回道;“韩信?张良?诸葛亮?李靖?岳飞?”
......
【由于大明王朝,对后金战役的战争成本过高,也超过了包括明神宗朱翊均,户部尚书李汝华等人的预料。】
【于是,从万历四十六年(1618)的十一月开始,大明朝廷之中,就开始有官员催促杨镐赶快出兵,平定努尔哈赤的作乱。】
【十二月之后,有监军大学士方从哲和兵部尚书黄嘉善也开始催促杨镐赶快出兵。】
【然而,此时的辽东经略杨镐,看到辽东目前所的一大堆问题,无法得到解决,每晚都是夜不能寐,寝食难安。】
【大明皇帝下旨的诏令中,上面明明写的是,征集大明各地十万精兵大军,结果呢?这其中,是有多少是滥竽充数之人。】
【看着这些情况,让杨镐陷入了久久不愿醒来的沉思。】
【这与杨镐在快二十年前,在辽东,在朝鲜,看到的大明精锐完全不同,这如何去战?】
【再加上,想要发动战役的前期筹划,更是一塌糊涂。】
【自己想要关于努尔哈赤与后金政权的一切军事情报,结果派出去的探马与斥候,都没有几人能回来的。】
【能回来的人,也带不回来什么有用的情报,这辽东的军事情报部门,简直就是一言难尽,荒废得不能再荒废了。】
【当初熊廷弼建立的“夜不收”,也只留下了一份堆满灰尘的档案,成员都已经寻不到,不知去向了。】
【大明朝廷之中,有着巨大的争战成本压力,而杨镐也同样有着巨大的军事压力。】
【于是,在面对监军大学士方从哲和兵部尚书黄嘉善等人的催战令书时,杨镐只能以调兵缓慢,粮饷不足,大雪封天的理由,请求暂缓出兵。】
【有人说,此时的杨镐,可能是想要等过了这个冬天,到了来年开春之后,再出兵讨伐努尔哈赤。】
【从历史战役结局来进行倒推的话,或许这是最好的出兵时期。】
【但,已经发生过的历史,是没有如果与重来一次的。】
【监军大学士方从哲,以及兵部尚书黄嘉善等人,都催不动杨镐出兵,但明神宗朱翊钧可以。】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正月,明神宗朱翊钧因担忧“师老财匮”,首次直接下诏诘问杨镐,要杨镐尽快出兵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