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敢向明神宗朱翊均,上疏直言进谏的言官。】
【由于,李汝华没有的党派,也不参与任何的党争。】
【李汝华的进谏,很快就得到了明神宗朱翊均的重视。】
【万历二十三年(1595),李汝华被明神宗朱翊均,下旨提拔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辖江西,湖南,广东,福建四省交界),成为该职历史上任期最长者(14年)。】
【在任上,李汝华在粤赣边界设冬桃隘营,横岗营,防范民众起事制造动乱,并整顿了粤赣地区的军队升补制度,以及制定救火救灾奖励机制。】
【并且为粤赣地区,做了很多有利于百姓,有利于朝廷的实事。】
【如,维护赣,南,吉三府行销粤盐的现状,反对改行淮盐以保护地方利益,裁减驿站冗费,减轻百姓负担等,为大明朝廷提供了长达十四年稳定的税收与地区稳定。】
【于是历三十九年(1611),因威惠甚着,进秩兵部右侍郎(正三品文官),随后被召拜为户部左侍郎(正三品文官),并于同年署掌部事。】
【万历四十年(1612),李汝华升任户部尚书(正二品文官),正式接掌大明王朝岌岌可危的财政大权。】
【在万历四十六年(1618)的九月之前,在李汝华向明神宗朱翊均提出“增田赋以当军饷”的建议之前。】
【李汝华还向明神宗朱翊均,提出了一个,可以解决东征军费的一个建议之策。】
【李汝华的建议一出,立即就遭到了大明朝廷上下众多官员的极力反对。】
【因为,李汝华提出,并建议便是“括天下库藏余积”以作军费。】
【何为:括天下库藏余积?】
【因为,大明王朝的地方财政,全都是实行“定额留存”的制度。】
【这些定额留存,就是地方财政在收纳田赋,商税等之时,在给地方官员,留下足够能让给地方官员,发放俸禄。】
【以为地方机构如漕运,驿站等开支外的银两。】
【当大明的官场,已经是腐败面风的时候,这个“定额留存制度下的银两”也就成为了各地方官员主要贪墨的官银了。】
【李汝华要括天下库藏余积,就要将大明两京一十三省一百多个府州的贪墨命脉之一动手,在当时的大明制度下,又怎么可能成功?】
【然而,到了大清朝廷执政时代,地方官员所要收纳的税收,需要全部上交朝廷。】
【因为大清朝廷非常清楚,大明的“定额留存制度”,也是导致大明财政困难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