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甲叹道:“想那威名赫赫,战功无数的李成梁,到了晚年之后,也会变成如此模样。”
百姓乙:“所以李成梁与他的李家活得好好,而戚继光在天道历史进程中,早已死去多年。”
百姓丙亦叹:“这真是讽刺啊。”
百姓乙冷言道:“这就是政治,要么同流合污,何况从臣。要么早早退出舞台。”
百姓甲忽然道:“如此李成梁不接这辽东总兵,搞不好,他们李家在辽东的基本,都会被高淮给侵吞了也不一定。”
百姓丙认同道:“这种可能性很大,但不管怎么说,李成梁都不这么老了,还掺和进来,他在后世被骂,那也并不是完全冤枉了他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在大明王朝全国上下,都是如此的情况之下,想要出兵提前剿灭努尔哈赤的野心,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大明朝廷若是不腐败,努尔哈赤那是连一点反叛的野心也不敢有。】
【但是,在天道历史进程之中,没有如果...】
......
【这种畸形的合作下,沈一贯凭借李成梁的“政绩”奏折,在党争中屡占上风。】
【每当有御史弹劾高淮祸乱辽东,他便以“边镇需财甚巨,高淮所征皆为军国大计”为由压下奏章。】
【李成梁也适时送来捷报,声称击退了小规模的女真袭扰,实则不过是纵容努尔哈赤吞并弱小部落,再将其作为“战功”上报。】
【这场由权力,利益编织的闹剧里,每个人都在妥协中沉沦,却无人意识到,辽东大地的裂痕,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吞噬着大明最后的根基。】
......
【万历三十一年(1603),高淮再次向明神宗朱翊均上贡额外的税银三万两,黄金六十两等,此外还有大量奇珍异宝,深得明神宗朱翊均的欢心与恩宠。】
【随后,高淮成功的向明神宗朱翊均,讨得了辽东镇守的头衔。】
【至此,高淮以矿税太监的身份,担任辽东镇守时,已是辽东地区在军事,经济,行政上最高的实际掌控者,是集辽东大权于一身的大太监。】
喜欢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