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院王奶奶才是四合院真正的贫苦户。
儿子得病死了,儿媳劳累过渡去世,留下三个孩子。 两个小的孙子跟孙女还在读书。 大孙子虽然已经初中毕业,但没有找到正式工作,只能在街道打零工,一个月挣钱十几块钱。 为了补贴家用,让两个小孙子跟孙女读上书,尽管王奶奶已经六十多岁了,仍然每天跑到街道领材料糊火柴盒。 日子过得非常清贫,平时基本靠棒子面果脯,两三个月都吃不到一顿荤腥。 两个小孙子也因为长期营养不良而面黄肌瘦,七八岁的小孩子看起来还没五六岁小孩儿壮实。 尽管如此他们也没有求别人帮助。 而是靠自己双手进行自力更生。 当然,这里面也有易中海选择视而不见的原因。 院儿里一般两个月捐款一次,住户们还能接受。 真要是一个月捐款两三次,院儿里的大多数住户都会受不了。 在捐款次数有限的情况下,给院儿里其他人捐款多了,他就没法儿给贾家经常捐款了。 这里也就不多说了。 王东跟陈君一人端着一大碗猪杂来到王奶奶家时,他们正围坐在一张破旧桌子上准备吃饭。 晚饭非常简单。 一筐卡嗓子的棒子面窝窝头,一盆水煮白菜…… 但几个人却吃得津津有味。 正常情况下,他们晚饭连水煮白菜都没有,直接就着一盆连油星都看不到的白菜汤吃窝头…… “王奶奶……唐哥……这是我刚刚炖出来的猪杂……前两天答应院儿里住户……每家一碗,这是你们的……”王东看着王奶奶跟两个小孩,满脸心疼道。 王奶奶看着碗里猪杂说不心动那都是假的。 但一想到陈家生活也很困难,还是强忍着诱惑拒绝道:“东子……” “陈家大丫头……” “你们生活也很困难……” “难得吃上一顿猪杂,还是端回去自己吃吧,今晚我们有菜!” 王奶奶拒绝自己送来的炖猪杂…… 这个结果是王东没想到的,心里特别佩服这个自食其力的老人。 直接把目光转移到王奶奶大孙子身上:“唐哥……” “赶紧拿个大碗过来……” “这两碗猪杂都是给你们的!” “猪下水是我在外面做宴席弄回来的,没花钱,一户一碗家里也还有剩。” “多的一碗是我给两个孩子的。” “他们正在读书,需要营养…” 说完就把唐哥从椅子上拉起来,不由分说推进小厨房,找到一个瓷盆,把两碗炖猪杂一起倒进去。 话说到这份上,王奶奶也不好拒绝。 马上朝两个小孙子道:“小山,娟子……” “快起来谢谢你们东哥跟君姐……” 王东不等两个小家伙说话就拍了拍他们肩膀道:“好好上学……” “听说你们快考试了……要是考得好,我跟君姐请你们两个吃糖!” “真的?” 两个小家伙明显没挡住糖果诱惑,盯着王东跟陈君两眼放光反问。 王东点点头:“考到全班前两名,一人奖励五颗糖……” “前五名一人两颗糖……” “我给陈丽的奖励也一模一样……” “等你们考完试,拿到成绩,可以一起来找我!” 王东说完就扭头看向一旁的唐大山:“唐哥……” “过两天街道卖冬储菜,我跟君姐可能不在家,到时候还要你帮李婶把冬储菜帮忙运回来。” 就算没有王东送来的两大碗炖猪杂,唐大山也会帮忙。 陈叔以前没受伤时经常在私底下接济王奶奶,给他们送吃的,两家关系一直很好。 更何况王东还送来两大碗猪杂,那就更应该帮忙了! 唐大山立马拍着胸脯保证:“东子放心……” “我一定帮李婶儿把冬储菜运回来!” 看着王东跟陈君快速离开的背影,王奶奶忍不住感慨:“是两个孝顺的孩子……将来肯定有出息……” “陈德辉两口子以后可要享福了!” “大山……” “小山……还有娟子……” “东子跟君丫头都是院儿里的好人……你们将来长大了一定要感谢他们,记住他们的恩情!” “这么大一盆猪杂,够我们吃好几天了……” “大山……” “猪杂里面油水重……” “铲一铲子出来跟白菜回锅炖,肯定好吃……” “赶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