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日之后,安守忠辞别大唐皇帝,将家眷留在金陵,独自乘船返回河内郡。?¤÷2?e/8$e=看£;书o=网+× 1追D?×最.±新|章2?节¨
自那日在酒宴上分别之后,安守忠没有再去探望安禄山。
他知道那样不但没有什么好处,反而会害了他,让旁人误以为自己跟他有所图谋。
只有在渤海国多打几场胜仗,讨得大唐皇帝欢心,才能改善安禄山的处境,才算报答他的恩情。
李瑛命安守忠的妻子梁氏带着儿女暂且住在皇宫一隅,等自己班师回京的时候一起启程。
此刻已经到了七月中旬,炎热的夏季已经过去,天气逐渐变得凉爽起来。
李瑛依旧没有返回长安的打算,这日在书房里召见了金陵太守陆放,交给他了一个任务,命他在城外选择一处合适的地点开设造船厂。
“朕想要的是大船,至少是长五十丈,宽二十丈的大船,所以船坞必须宽阔平坦,方便船只下水。”
李瑛向陆放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你选好地点之后,朕会让军器监派人来协助建造大船,商讨下水事宜。”
作为一个穿越者,李瑛知道造船最难的一步就在如何下水,稍微不慎,船体受到破损,那就前功尽弃。
陆放也知道造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大型船只,凭一个郡的实力很难制造出来,如果有朝廷帮忙那才有希望。\我?的.书~城? ′最-新′章*节\更-新*快,
“臣遵旨!”
陆放奉诏,又带着疑惑问道:“目前从金陵到扬州的江面上,我军大小战船已有近千艘,足可容纳十几万将士同时登船。
况且,扬州、金陵、荆州、苏州、杭州等沿江重要城池均已被我军控制,似乎没有需要大规模水战的地方了吧?
不知陛下还要修建大型船只的用图何在?臣心中愚昧难解,请陛下赐教!”
“呵呵……随朕来!”
李瑛笑着起身,领着陆放来到自己亲手制作的地图前,用手指了指右下角的台湾岛。
“陆卿可知道此处是哪里?”
陆放笑答:“臣自然知道,此处乃是琉求岛。”
中国政权最早派兵踏上台湾岛的是孙吴政权,在公元230年,吴大帝孙权派遣大将卫温、诸葛直率领一万水军自建业扬帆入海,登上了位于东南一隅的这座宝岛。
当然,孙十万之所以派兵登上台湾岛,并不是为了开疆拓土,而是为了寻找徐福的后人。
孙权通过史料得知当年秦始皇派遣徐福携带三千童男童女去寻找瀛洲,但徐福却一去不返,有人说徐福在瀛洲自立为王,也有人说徐福死在了茫茫大海之中。
但孙权认为就算徐福死了,他所带领的数千随从以及三千童男童女也应该有人活下来,说不定经过四五百年的研究,已经炼制出了长生不老的丹药。~搜¨搜.小^说*网+ ~首,发/
正是在这种思想之下,孙权方才派遣卫温、诸葛直向东寻找瀛洲。
二人经过一段时间的航行,发现了那时候还没有名称的台湾岛,于是便把这里称作“瀛洲”,率兵登岸。
在岛上盘桓了几个月之后,卫温才发现这座岛并不是徐福寻找的那个瀛洲,便给此地取名为“夷洲”。
然后抓了三千多土着回到东吴向孙权交差,说世界上并没有“瀛洲”存在,徐福及三千童男童女可能已经葬身大海。
孙权有些郁闷,自己花了这么大的代价,这两个家伙就给自己抓回来三千奴隶,不说毫无收获,但也是价值寥寥。
下去了半年之后,孙权找了个理由,以“违诏无功”为理由赐死了卫温和诸葛直,送他们去九泉之下寻找徐福去了。
虽然孙吴政权把夷洲纳入了版图之中,实现了地图开疆,但并没有再派兵占领这座岛屿,更没有设置郡县,派遣官员管理。
因为孙吴的史书记载夷洲毫无价值,所以从两晋、南北朝一直到隋、唐等各个时期,中原王朝一直都没有对台湾产生兴趣。
直到元朝时期,中央政权才在台湾岛设置了管理机构,直到明朝才真正的对台湾进行了实际控制,派兵驻扎,设置府、县等行政机构。
当然,朝廷对台湾岛不感兴趣,并不代表民间没有往来。
自从孙吴时期发现了夷洲岛之后,数百年以来不断的有来自中国的商旅踏上这片岛屿寻找商机,把中土的一些工业制品贩卖给岛上的土着,再从岛上弄一些特产回到大陆贩卖。
这时候此地已经不叫夷洲,有了一个崭新的名字,叫做琉求岛,但奉行陆权的大唐一直没有对这个岛屿产生兴趣,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