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掉洛阳朝廷之后,李瑛手中的兵马虽然增长到一百万左右,但面对的敌人除了安史集团之外,还有倾巢而出的吐蕃人,以及在怛罗斯吃了败仗,一心想要复仇的大食人。
根据斥候的刺探,安史叛军的总兵力目前已经突破了四十万,控制了几乎山东全境,河北大部,以及沿海一带。
李瑛拿着笔在一张简易舆图上做了标注,按照自己穿越前的区划来看,安禄山目前控制了河北大部、山东全境、江苏全境、安徽局部,以及浙江北部等区域。
“必须尽快堵住叛军南下的脚步,不能让他们的触角伸进福建、江西。”
李瑛命兵部给江南节度使张九皋修书一封,命他死守婺州,等待援兵。
婺州就是李瑛穿越之前的浙江金华,治所就叫做金华县,从前这里有一个金华折冲府,军事防御设施比较完备,是个适合防御的坚城。
“夫蒙灵察南下的军队走到哪里了?”
李瑛起身踱步到挂在墙上的巨幅舆图前,背负双手,询问旁边的兵部尚书李泌。
前来商议军事的除了李泌之外,还有张九龄、颜杲卿、裴宽、李适之四位宰相,以及申王李祎、太师萧嵩,金吾卫大将军南霁云、工部侍郎李白。
最后一个则是太子李俨。
过了年之后李俨已经十三岁了,因此李瑛让他逐渐的接触军政大事,以锻炼他的能力。
除了李俨之外,六岁的李备也跟着来到了含象殿。
李瑛嫌他年龄太小,想要撵他出去玩,但李备无论如何都不肯离开,并表示自己不会乱说话。
李瑛看他说的认真,心中暗暗称奇,便留下这个小家伙旁听。
此刻他站在兄长李俨旁边听得津津有味,双手背负在身后,仿佛一个缩小版的大将军,此刻正在深谋远虑。
李泌拱手答道:“据探马禀报,夫蒙灵察的军队目前已经抵达荆州,正在长江岸边集结船只。”
“传朕旨意,给夫蒙灵察一个长江水陆转运使的官衔,赏赐节钺,便于他集结船只、粮草。
各州刺史不从者,就地革职,五品以下官员,先斩后奏!”
李瑛声音洪亮的下令,为了保卫南方各州县,恨不得不惜血本。
“遵旨!”
中书令张九龄、侍中颜杲卿一起领旨。
李瑛又道:“等夫蒙灵察集结船只完毕之后,让他直取江宁,占领这座长江岸边的要塞,随后与张九皋配合作战。”
“兵部遵旨!”
李泌应道。
顿了一顿,继续道,“既然皮逻阁愿意出兵助我,可以让他派遣一支军队前往洪州、抚州协助我军。”
“这事就交给安南都护崔颢了,让他与朝廷派去的使者一道去游说皮逻阁。”
李瑛当机立断,采纳了李泌的建议,“同时,命岭南节度使张巡统兵北上,前往婺州支援张九皋,阻挡叛军南下。”
“是!”
李泌再次领命。
李瑛的目光重新回到挂在墙壁上的巨幅舆图上面。
现在的大唐除了刚刚拉拢的南诏国之外,周遭皆敌。
西方有内部矛盾重重,但却依旧野心勃勃想要扩张的大食帝国,他们派遣了二十多万人再次骚扰安西。
庆幸的是,阿拉伯的军队打仗实在是太菜,不仅自己穿越前菜,在这个世界中依然很菜。
二十多万大食军队,面对远离大唐本土,距离长安万里迢迢的安西军丝毫占不到便宜。
八万安西军在安西大都护盖嘉运与安西节度使郭子仪的率领下,屡次挫败大食军,领土一寸都没有丢失,反而向西反推了三百多里,将触角再次伸进阿富汗地区。
比起菜鸡一样的大食军队,吐蕃人的战斗力则要强悍了许多。
如果说一个大食士兵的战斗力约等于0.5个大唐士兵,那么一个吐蕃士兵的战斗力则大约等于0.8个大唐士兵。
当然,如果上了高原,那么吐蕃人的战斗力将会大幅提升,一个士兵的战斗力能达到1.2个唐兵的战斗力,这也是唐军屡征吐蕃,难以占到便宜的原因。
这一次,吐蕃人倾巢而出,出兵二十万进攻陇右,被皇甫惟明、哥舒翰、李楷洛等人挡在陇右,双方鏖战了四个多月,难分胜负。
随军出征的琅支都急于立功稳固自己的地位,无奈之下亲自返回逻些城,向父亲尺带丹朱借了五万兵马。
为了应对吐蕃人的增兵,李瑛派遣降将李钦与浑释之率领三万将士增援陇右,差不多能够抵消吐蕃人的援兵。
目前来看,双方在陇右一带还将会继续呈现胶着态势,难以出现决定性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