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了,就由着昭先生的意思来吗?”他问道。
昌平君沉默了,伴随着管皿不断的追问,他越来越没有底气了。
“这次您不如和我同行如何?”管皿提议,“您可以扮成我的手下,不会暴露的。”
昌平君思来想去,神使鬼差之下,竟然答应了管皿的提议,于是才有了刚才的场面。
“给你准备了些东西,”昌平君见了昭明,一时不知道说什么,他指了指马车。
“君侯,”昭明见了昌平君,缓缓的跪下了。
“先生你这是做什么,快起来,”昌平君赶快去扶昭明。
“君侯,您殚精竭虑,散尽家财,将大事托付于臣,臣却未建寸功,对不起您。”昭明说。
“哎呀,先生你这是说哪里话啊,那点小钱对我来说不算什么。再说,主意虽然是你出的,但最后还是我做的决定。先生您有病在身,却不辞劳苦,结交于齐赵,奔波于路途,我还有什么能怪罪您的呢?”
“当初要不是我邀请您入秦,您现在还是一个逍遥闲人,和朋友一起经商,也不用操心这许多的事情,或许您那朋友也不会死。这哪里是您对不起我呢,这是我对不起您啊。”昌平君说。
“南行百越之事,先生如果有主意,您就去吧。”昌平君继续说。“要是你在那里,得了消息说我遇到了祸患,请你不要犹豫,就此逃难去吧。”
“君侯!”昭明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咳咳,二位,”管皿行礼,“多有打扰,在下先告辞了。”
“好的,管君慢走。”昌平君回答。
昭明把昌平君请进了家里,两个人往客厅里走,还没有走到,昌平君就看到了收拾好的行李。
“先生,”昌平君问道。“收拾的怎么样了?准备何时启程?”
“日用之物都在家中,这边只是简单的打点了一下,”昭明说,“明早就出发了。”
“唉,先生此去,千难万险,不知今生能否复见啊。”昌平君听到了这话,想到前路的渺茫,不由得摇头叹气。
“没事的,”昭明安慰昌平君,“我们肯定还能再见面的,我保证。”
“好,我相信你。”昌平君回答,“对了,有件事得和你说。”
“怎么了?”昭明问道。
“项燕来过几次消息了,问我们要不要回楚国。”昌平君告诉昭明。
“您想回去吗?”昭明问昌平君。
“这个问题我想了不只一次了,”昌平君回答,“从感情上来说,我当然想。可是回去了,又能怎样呢?爹娘都死了,几个兄弟以前都没见过面。”
“秦王虽然没有命令要限制我的行动,但我知道,他不会放我离开关中秦地的,”昌平君对自己的处境倒是相当清醒,“函谷关,我肯定是没这么容易过去。”
“而且,我弟弟昌文君还在秦国,我这样一走,等于是杀了他,所以不行。”昌平君对昭明说。
“好,”昭明点点头,“那咱们另外想办法。”
“先生,”昌平君看着昭明。
“怎么了,君侯?”昭明不解。
“你会不会觉得我很奇怪,”昌平君说。
“为什么忽然这样说?”昭明问道。
“之前我经常和您说,我想要回楚国去。可是现在真有机会,又不愿意出发。”昌平君说。
“怎么会呢,”昭明说,“事因时而变,我知道,您现在之所以犹豫,是因为时机不对。您放心,等到合适的时候,我一定带您回去。”
“好,谢谢先生,”昌平君说,“我等着。”
“嗯,您好好休息,不要想的太多。”昭明对昌平君说。
“您也是,”昌平君说,“明天还要赶路呢,快些去睡吧。”
二人又寒暄了几句,然后相互行礼,昭明让仆人收拾出一间屋子给昌平君住,自己回卧室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