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就要受罚了。其实臣也知道,兄长是怕臣惹祸,才不要臣来见大王的,还请大王不要责怪。”
“没事,”嬴政笑笑说,“放心,朕只是说笑罢了,不要担心。”
“是,多谢大王,”蒙恬说。
“蒙恬,如果朕要打楚国,你愿意带兵出征吗?”嬴政问蒙恬。
“当然愿意,”蒙恬果断的回答,“臣愿意为大王肝脑涂地,您说要打哪里臣就打哪里。
“况且这楚国人本来就欺人太甚,我二十万大秦人都折在他们手上,大家都想报仇呢,哪有不打的道理。”
“哈哈哈,”嬴政暗自发笑,“那你替朕带兵去打楚国怎么样?”
“大王有令,臣万死不辞,”蒙恬说,“但是,臣年龄小,还没打过几次仗呢。如果要臣冲锋陷阵,臣一定不含糊,哪怕是万箭穿心也不会后退。
“但这大军的指挥我才刚学了一些皮毛,这样出去,万一打不赢,人家笑话臣也就罢了,丢了王上的脸怎么办,那不是罪该万死。”
“瞧你这话说的,”嬴政责怪他,“你要是万箭穿心死了,朕的江山要靠谁来守,以后不许这样说话。”
“是,臣不该这样说,对不起,大王。”蒙恬回答。
“没事没事,”嬴政的心情其实相当好,“小高子,你去拿些果棘的汁水和肉干来,朕要与蒙将军同享。”
“是,”小高子领命去了。
“那你说,要谁当统帅去打楚国比较合适?”小高子离开之后,嬴政问蒙恬。
“大王,这当将军的,比臣厉害的,那可太多了,”蒙恬回答,“不过,臣觉得,要打这样的硬仗,可能还是需要王翦将军才行。”
“可是,朕之前拒绝过王翦,他已经告病还乡了,”嬴政回想道。
“王老爷子身体好的很,他肯定没病的,”蒙恬说,“您找人去请他,他要什么您就给什么,这楚国啊,肯定就是您的了。”
“不行,王翦要60万大军,”嬴政说,“这可是倾国之兵,就这样交到他手上,万一他像牧野之战的军团那样临阵倒戈,那朕不就成了商王。”
“大王,王爷爷很忠心的,”蒙恬说,“王老爷子都那个岁数了,只想着颐养天年,最多也就惦记着玩六博戏多赢国尉大人几个半两,怎么会背叛大王呢?”
“不行,朕还是觉得风险太大,”嬴政摇摇头。
“好吧,都听您的,”蒙恬说,“您是王上,臣也就是提个建议。”
“王翦的儿子王贲呢?”嬴政问。
“大王,王贲叔叔还在齐国人手上嘞,”蒙恬提醒他。
“对,朕想起来了,”嬴政拍拍脑袋,“没出息的东西,还能让齐国人抓住,真丢人。”
“大王,我家祖上也是齐国人,”蒙恬说,“齐国也不丢人啊,只是田家的王不行,都不如大王。”
“你啊,”嬴政笑了笑,转换了话题,对蒙恬说,“有时间少出去玩,好好学学兵法,多长进长进,朕有的是地方想用你。”
“是,”蒙恬回答,“臣一直学着呢,从来不敢怠慢,但这东西没法速成,万一学成了赵括那样,那损失的还是秦国啊,臣一直都引以为戒呢。”
“好好好,”嬴政拍了拍他的肩膀,“唉,没想到啊,这个楚国,看上去一点也不强,却给朕找了这么大麻烦。”
“大王,”蒙恬说,“大王想要拿下楚国,光有带兵的将领是不够的,朝堂上还得有人替您说话才行。”
“那些文臣,各个都劝朕修养生息,”嬴政说,“朕还不了解他们,反正这秦国也不是他们的,力主伐楚,兵败了要受罚,战胜了功劳是武将的,他们只会想着既然如此,还不如得一个爱民的好名声,谁愿意来帮朕呢?”
“大王,我记得,李大人不是支持伐楚吗?”蒙恬说。
“朕知道,”嬴政说,“但李斯他支持王翦将军,朕如果不用王翦,恐怕他也不会支持朕。”
“大王,李大人支持王将军,只是因为王将军有带兵的才华,并不是因为他们私下有交往,”蒙恬告诉嬴政,“其实,他们之间还有些嫌隙呢。”
“还有这等事?”嬴政问蒙恬。
“是啊,大王,”蒙恬说,“今年李斯本来推荐了自己的儿子李由做官,结果王老爷子的孙子王离,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