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刘氏扭捏了一下,支支吾吾应道:“那…那就我…来…吧,我做事你放心,肯定仔仔细细不出问题。”
吕氏笑了笑,拍了拍好友的肩膀:“说啥呢,我还能不相信你吗。”
就这样两人愉快的开始工作之旅。
一开始吕氏还感觉到不一样,直到一堆人送菜上门时,这个请人帮忙的优势格外明显。
以往是吕氏整理菜,陈瑶负责记账的,基本上吕氏的腰都要弯上弯下,一整趟下来,整个人都忙疯了。
这次有了人帮忙,吕氏便可以开始记起账来,就那么站着一旁只需要负责记账,跟以往的工作量比起来,不知道轻省了多少。
陈刘氏年轻时也是个干农活的好手,哪怕现在年老了,这农活也不输当年。
动作利落迅速,整理起来也非常的快。
村民们已经轻车熟路了,以前都是一窝蜂挤上去,现在已经学会了排队。
看着人群里负责记账的吕氏,意外的讨论起来。
一位年轻妇女:“吕婶子,今儿怎么是你在记呢,你家孙女呢。”
这问话引起了大家的好奇,其他人想知道是为什么。
吕氏正在努力手里的手里的记录,这可不能出错。
听到提问,晚了好一会才抬头回应道:“我学了这么多天也差不多都会了,自己上手也记得牢。”
有人不确定的问道:“吕婶子,你是会写字吗?”
大伙看着吕氏手里的本子跟笔,不太肯定的问道。
在村里年轻一辈识字的都少,更别说老一辈了,尤其还是女人,这更是少之又少。
整个村里可能就只有村长媳妇和寥寥几家女人是识字的。
听到别人问起识字这是,吕氏也有些反应过来,自从开始卖菜后,在孙女的带领下她好像已经学了不少字。
低头看了眼手里的账本,看到上面越来越端正的字体,这内心的满足感突然就爆满出来。
她好像真的识字了,哪怕识的不多,但是这在村里已经算是非常难得了。
其他村民们纷纷好奇地往吕氏手里的本子看,想知道写的是不是字。
吕氏看村民这样子,骄傲的笑道:“别说,还真认识了不少,都是小孩教的,咱这也就是瞎学,没想到学会了。”
虽然大家已经看到吕氏那熟练的使用本子和笔的样子,但听到承认时还是震惊的,倒吸了一口气。
“婶子你这也太厉害了吧,这本子看着可不便宜吧。”
“还有这个笔,看着就好写得多。”
有人正经也有人好奇,“嫂子,这字识起来难吗?”
“我每次看那字都像看天书一样,属实记不住啊。”
“我也是,这男人难得心情好,教咱一两个,一个晚上全都忘光了。”
“咱村里也没几个读书人,像我家孩子送去学校那么久啥也没学会。”
村民们叽叽喳喳的声音,在院子里回响了一阵又一阵。
吕氏时不时的插几句,剩下的都在专心的记账,听着村民的讨论,这手里的字写的越发端正有力起来。
等所有人都走了时,吕氏还特别兴奋骄傲,看到陈瑶出来,高兴的分享道:“瑶瑶,你快看奶奶写的账本,是不是特别厉害。”
开心的样子就是仿佛像个小孩,像极了陈明做了一件好事,讨糖吃的样子。
陈瑶第一次看到奶奶有着一面,意外的笑了笑:“哪呢,我看看。”
其实陈瑶很早就看过了,她在一旁一直等吕氏记账完全没有问题的时候才离开的。
吕氏的菜本记得怎么样她都清楚。
不过,为了配合她奶奶的热情,她还是惊喜的上前查看到。
本子上主要系收了谁家的菜,收了什么菜,多少斤,多少钱一斤,数据简单,但字可不少。
吕氏的字写的还是歪歪扭扭,看得出来,还不是特别的熟练,有些笔画甚至还写错了,但基本上不影响这个内容,都认得出是什么字。
“天啊,奶奶,你也太棒了吧,第一天就完成的这么好。”
“奶奶,你真的好聪明啊。”
陈瑶不要钱似的,一句又一句的好话,接着往外蹦。
吕氏明明已经是年过半旬的人,但听到孙女这么夸张的赞赏,还是忍不住笑开了怀。
“等你娘回来了,一定要给她看看。”
“你娘说不定认识的字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