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同所得到的消息,锦衣卫派人来宁波这边搞事是南京那边一位骆姓千户的意思,目的便是要在知府衙门和海汉人之间制造矛盾,然后再慢慢设法将失去海汉支持的曲余同从宁波知府的职位上弄走。

其实有类似这种打算的竞争对手在近几年已经出现了不少,曲余同也不是第一次遇到有人对自己下黑脚使绊子,只不过绝大多数时候出现的对手份量不够,还根本不足以让他心生忌惮。但这次锦衣卫的介入却是有些不同,曲余同并不希望将事情闹到无法收拾的地步,所以才会在确认消息之后立刻派了一队骑兵出城去阻拦金盾护运的行动。

如果仅仅只是一名普通的锦衣卫千户,曲余同依然不会放在眼里,毕竟正五品的武官,如何能与他这个正四品文官,手底下要钱有钱要人有人的地方官掰手腕?但偏偏这次打他主意的这个千户,身份稍微有些特殊。

“这个千户,是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的侄子,曲知府担心这背后是有京城那边的意思,所以不想把事情做得太绝,免得惹怒了骆养性。”石迪文三言两语便点清了事件背后所隐藏的原因。

要说起现在掌控锦衣卫的这位指挥使,也算得上是家传渊源,他父亲骆思恭在万历至天启年间便是任职锦衣卫指挥使,中间魏忠贤当道的时候,骆思恭被魏忠贤排斥,换田尔耕上去坐了三年。而崇祯继位后,魏忠贤迅速倒台,田尔耕便因为帮助魏忠贤排除异己等罪名而被踢出局。锦衣卫指挥使这个位子,崇祯皇帝便任命给了子承父业的骆养性来继承。

骆养性在任期间,锦衣卫其实也没少找海汉的麻烦,多年前就开始向三亚地区派遣情报人员。如今在海汉安全部里担任反谍主管的李清扬,就是当年来三亚时被俘,之后选择了投靠海汉,继续从事他的老本行工作。海汉安全部与大明锦衣卫多年来的明争暗斗互有胜负,不过总的说来还是海汉占据了上风,而且随着近年来海汉的国力越来越强,锦衣卫也不愿再耗费资源和人力去跟海汉继续斗法了。

骆养性的侄子派人来宁波搞事,这究竟是他个人的意思,还是其中有骆养性的指示,给曲余同提供情报的人并没有具体指出。但曲余同深知自己目前的职位被许多人暗中觊觎,所以他就必须要先做好最坏的打算才行。所以在处理以邓青为首的锦衣卫这个问题上,曲余同推翻了自己先前想借海汉之手除掉这些人的想法,转而打算留出余地,只是将他们驱逐出境了事。

虽然动作稍稍迟缓了一些导致林行这边已经动手干掉了一名锦衣卫,不过这并不会影响到曲余同借此表态的打算,甚至可以由此表达出了另外一层意思——我可以让海汉人杀掉这些锦衣卫,但我还是选择放生他们,只象征性干掉其中一个作为警告。如果这位姓骆的千户识得厉害,应该就会适可而止了。

石迪文来宁波当然并不是专程来处理这种“小事”,而是来与曲余同打个招呼,因为接下来不久,便会有北上的大部队要过境浙江,甚至有可能会在定海港休整几天。而这些部队的行踪是军事机密,石迪文也不能随便派个人过来打声招呼就算完事,所以他选择了亲自来宁波,向曲余同说明一下情况,以免届时地方官府发现突然有大量海汉军抵达舟山,因此而发生不必要的误会。

相比海汉军即将北上执行的作战任务,宁波府发生的这点小风波真的算不了什么,哪怕锦衣卫真的就将来自宁波之外的粮食全部扣下了,其实也不会对海汉的作战计划造成太大的影响。不管是粮食还是其他军需物资的采购,海汉这边都有备用的方案,不过调整起来要多费些时间罢了。

当然石迪文也不会因此就忽视了这件事所带来的影响,毕竟这些锦衣卫搞出的小动作已经让曲余同有些心神不安了,不管是于公于私,石迪文都不能坐视这事带来更多的负面影响。所以与曲余同会面之后,他也没有急于返回舟山岛,而是留在了宁波城里等待后续的消息。

对于林行带了金盾护运的人马去找锦衣卫晦气这件事,石迪文并不会觉得这有什么不妥,他将金盾护运在浙江的经营交给林行来管理,自然是相信林行在处理突发事件时的判断。当然了,林行目前所能指挥的行动,调动的人手都有一定的限制,如果是比较重要的任务,石迪文还是会交给安全部或者军方的专业人员来处理。

这主要是因为林行并未接受过比较高级的军事培训,对于指挥规模较大,或是专业性较强的行动缺乏经验,石迪文多少还是有些放心不下。不过这次林行带人去将锦衣卫收拾了一番,事后也能及时收手,石迪文对其表现还是基本满意的,所以还会有心情给他分享这

不想错过《1627崛起南海》更新?安装卡卡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