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海汉。
不过李希对此其实也没什么怨恨的情绪,毕竟海汉国与朝鲜去年才刚刚结盟,也没什么义务要为朝鲜出兵打仗,更没有必要为朝鲜承担这些额外的军费开支。海汉甚至可以随便找一个理由拒绝他的求援,能够向朝鲜开出条件就已经算是一种让步了。虽然这对朝鲜而言是一种很无奈的选择,但只要海汉出兵能够震慑清军,保住朝鲜的安全,那别说两千两黄金,就算价钱更高,李希也会咬着牙先答应下来再说。
至于这种擅自决定会不会让国王大发雷霆,李希现在已经顾不得那么多了,如果海汉不及时出兵,让清军打进朝鲜,那国库里的这些财富也迟早会便宜了敌人。俗话说两害相权取其轻,迟早都得舍财保命,那最明智的选择当然是优先把这笔钱用来拉拢盟友打击敌人。如果事后国王因为此事追究他的责任,他倒不是太紧张,毕竟要收这笔钱的是海汉,国王如果不给钱,或是事后查办他,那其实都会得罪海汉,到时候就是海汉反过来成为他的挡箭牌了。
李希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让海汉尽快出兵保护朝鲜,但不得不说他对海汉的期望值有一点过于高了。虽说海汉在辽东半岛的战场已经在前两年重创了金人好几次,但实际上只能将控制区维持在辽东半岛南端的狭小区域内,并没有向北推进实际控制线的尝试。海汉在辽东、山东两地所部署的军力,并不足以支撑在更大的范围内实施军事行动,固守现有的控制区便基本是极限了。
而海汉将东江镇军民从皮岛迁回金州安置,一方面是为了利用这些人口来开发占领区,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皮岛距离金州太远,一旦有战事爆发,海汉难以对其提供及时的增援。至于朝鲜,从海汉将东江镇军民迁走那一刻开始,其实就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对朝鲜提供全方位庇护的可能性。
只是朝鲜人自己对这种危机的意识还是来得太晚了一些,还真的以为这是因为海汉要抽调部分部队南下换防,所以要以这种方式来收缩防御圈。当他们察觉到自己国家已经完全暴露在凶狠的敌人面前,随时都可能被来自北方的铁骑踏破国境线,这个时候再向海汉提出驻军的建议就已经有点迟了。
李希在三亚这边使出浑身解数,其实算是亡羊补牢之举了,只是效果可能不会像他所想的那样,只要海汉军队及时赶到东北,就能成功阻止清军的入侵势头。而海汉实际上也没有打算要把朝鲜当成主场来打,在正面战场去阻拦清军。不过这种问题是不会有人向他提前说明的,海汉军到时候在辽东如何行事,那也不是朝鲜能够指手划脚的。
颜楚杰从李希这里拿了文书,在他千恩万谢之下送出了门,然后乘马车返回胜利堡,向执委会的同僚们报告了自己的收获。
“两千两黄金?朝鲜人还是有点家底啊!”陶东来对于李希的出价颇为感叹:“这相当于金瓜石金矿两三年的产量了!”
海汉治下地区目前唯一在进行开采的金矿就是位于台湾岛鸡笼港附近的金瓜石金矿,当时海汉出兵将西班牙殖民者逐出这一地区,目的之一也是为了占领这个金矿矿脉。不过金矿开采比不得其他矿产,即便是海汉在着手经营,产量也高不到哪里去。
当然了,海汉国库的黄金储备可不仅仅只是来自这一个地方,除了贸易所得之外,海汉历年来对外的战事所掳掠的财富中,也有不少黄金被征收入了国库作为储备金。甚至从外面抢回来的黄金,还远远超过了通过金矿开采所得。今年年初在攻克马尼拉城之后,海汉在城中搜刮的黄金器物就多达两百多公斤,着实捞了一笔。
但李希所承诺的这笔“谢礼”,即便是财大气粗的海汉也不敢小看。施耐德在旁边笑着接道:“看样子朝鲜人是真急了,这笔钱收回来,今年出兵辽东的军费应该是够了吧!”
颜楚杰却依然不肯松口:“这钱还在纸上,到底收不收得到还是两说。到时候我们舰队赶过去了,清军没有动手,那朝鲜人也未必肯心甘情愿把黄金献出来。我是有点怀疑,朝鲜国库里还拿不拿得出这笔钱。”
施耐德当然明白颜楚杰不松口的原因是不想这笔钱还没经手就先被财政部给征走了,当下劝道:“老颜,到时候你们去接收黄金,财政部也要派人去验证,这是规矩,你有什么小心思也别琢磨了。”
颜楚杰一瞪眼道:“黄金进国库,规矩我当然懂,但这笔钱可是军方争取回来的,财神爷总得调拨一笔临时军费让我们开拔吧?”
施耐德侧头看了陶东来一眼,见对方微微点头示意,这才对颜楚杰的要求作出了回应:“那行吧,算是预支下个年度的军